记者日前在辽宁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辽宁省在保障农村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电力和清洁能源替代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农村绿色低碳发展,乡村正不断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用绿电”转变,让山更青、水更绿、人民生活更美好。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是东北地区唯一海岛县、中国唯一海岛边境县,海产品养殖与加工产业是当地主要产业。近年来随着海产品加工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燃煤锅炉在蒸煮、烘干等加工环节中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自2016年起,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对接长海县农业用电需求,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截至目前,累计为长海县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65.87千米、低压线路139.77千米,新装及增容变压器2286台总容量7.2万千伏安。
“海参幼苗对水的温度和含氧量要求高。供电充足,电气化养殖很安心,海参产量也逐年增加。”兴国金茂海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金国说,“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海参产业链。从捕捞海参到加工成即食海参,再到打包出厂,整个过程仅需两小时。”
9月初,秋雨后的铁岭市铁岭县白旗寨乡空气格外清新,在山区气候的作用下,这里的大棚灵芝长势良好。灵芝种植基地位于白旗寨乡山城沟村,是白旗寨乡群众主要的致富产业。大棚建设初期,白旗寨山城沟村原有的电力线路和变压器容量不能满足灵芝种植基地的用电需求。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铁岭县供电公司主动和地方政府对接,掌握这里的用电负荷和发展规划,为基地量身定制了供电方案。“从用电申请到送电完成只用了7个工作日。由原来50千伏安容量的变压器,升级成容量为200千伏安的变压器,把500米长0.4千伏截面积35平方毫米绝缘导线更换为70平方毫米绝缘导线、改造金具6套,新立水泥电杆6根,保障了他们的用电需求。”白旗寨供电所所长肖文阁说。
加快推进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为满足新时代农村发展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国网辽宁电力真金白银加大农村配电网投资力度。2023年,投资66.7亿元实施农网改造,农村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888%,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854%。
从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到满足多场景用电需求,国网辽宁电力创新模式,让农村不断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
“我关注微信公众号后,用手机扫一扫‘共享用电’装置上的二维码就能用电,操作太简单了。”在辽宁省阜新县佛寺镇瑞应寺风景区停车场旁,小商户邢天瑞把一箱雪糕和两箱饮料放入冰柜后,扫码为冷柜通上了电。
这是阜新供电公司在辽宁省内率先推出的“共享用电”服务。以阜新地区为试点,国网辽宁电力推广“共享用电”设备,成功应用到农田灌溉、集中养殖、绿色出行、乡村旅游等多个用电场景,快速满足乡村百姓季节性、分散性等短时用电需求。
不仅“用好电”更要“用绿电”
在距离辽宁省辽阳市区约10公里的文圣区小屯镇水峪村八道沟,三架白色“大风车”在山间迎风转动,为地区提供清洁能源电力保障。
辽阳供电公司积极推动分散式风电、“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助农、利农新能源项目落地,服务地区乡村振兴建设。持续完善清洁能源并网协同机制,在辽阳县、弓长岭、灯塔等地区多点布局,加快配套项目落地,进一步完善同步开工、同步运营、同步投产机制。滚动开展辽阳地区新能源消纳能力测算,及时公布辽阳各乡镇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为政府编制新能源产业规划,做好电力支撑。
东北农村地区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辽宁省积极布局清洁能源产业,据统计,2023年辽宁省新能源新增装机超过前三年新增总和,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8.3%,连续六年保持在98%以上。
截至目前,国网辽宁电力累计服务乡村地区9.8万户家用光伏并网。遍地开花的光伏和风电项目让荒山变“金山”,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在本溪市网红打卡地4A级景区——小市一庄,古典建筑错落有致,水榭楼台,绿荫环抱,移步换景,集特色旅游、餐饮娱乐、文化演艺、生态康养等于一体,形成了当地满族特色旅游品牌。
小市一庄如今是乡村电气化景区,实现景区内厨房灶具、照明设施、采暖设备全电化改造应用。“全电厨房的电气烹饪设备没有噪音也没有辐射,不但降低了用能成本,也为我们打造明厨亮灶的开放式厨房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电气厨房的改造,煎饼产量每年增加两千斤。”小市一庄负责人说起“全电厨房”赞不绝口。
国网辽宁电力加快实施乡村电气化惠农惠民项目,持续推广电能替代和清洁能源替代,持续助力乡村旅游业向生态、环保、节能、绿色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