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以新时代文学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 邱华栋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17日   第 04 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想观点、重大战略部署、重大改革举措,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专章安排,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彰显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远考量。《决定》把“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列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七个聚焦”之一,把“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写入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中,着眼于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从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四个方面对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做出具体安排。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广大文学工作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全会公报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深刻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总目标、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务实担当,从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中深刻认识新时代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从全会战略部署中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重点,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充分汲取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

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价值理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大激发,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决定》再次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重申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人民性。人民既是文艺表现的主体,也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是文艺创作价值意义的最终赋予者。这要求我们坚持文学为人民书写、作品由人民评判,从坚守人民立场的“国之大者”中开展文学创作,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养分——这是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也是新时代文学的力量所在。

新时代文学是以人民为中心、激励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文学。做人民的学生,是作家的光荣职责和使命所在,对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作协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做人民的学生”作家活动周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文学工作者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把对文学的初心熔铸为推动文学事业发展的合力。作家们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把目光投向人民生活深处,虚心向人民学习,去观察、体验、发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和素材,获得精彩的故事、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以饱满热情为人民歌与咏,为时代鼓与呼,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倾情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和壮阔前景,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激励人民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服务,推动精品迭出人才辈出

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决定》强调,要“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作协十代会以来,组织实施包括“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在内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谋划实施一系列重大文学行动,获得社会各界积极评价和广泛关注,充分发挥广大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着力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学作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期待。当前,推动新时代文学从“高原”向“高峰”迈进仍是需要聚力攻坚的重大课题,要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中心环节,秉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对坚定文化自信,展现中国精神,深刻反映时代变革、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的作品投以更多关注,从作家创作、编辑出版、宣传推广、成果转化、对外译介等多方面统筹协调,形成联动机制,为文学精品生产赋能,同时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文学与读者建立深度交互、评价、反馈体系,不断提升文学社会影响力,实现文学跟时代在一起,跟人民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决定》提出,要“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壮大作家队伍,培育文学新力量,既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文学事业薪火相传、有效履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内在需要。中国作协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任务,改进文学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提供资源机会、完善政策支持,精心做好会员发展管理,优化会员队伍结构,依法保护作家合法权益,继续加强基层作家创作项目扶持,尽可能为更多新力量铺路架桥、搭建平台,更广泛地团结、凝聚起“文学一家人”。广大青年作家正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近期,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青年创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之际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再部署,向青年写作力量发出了有力动员。与会代表们表示,将聚焦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多向经典学习,勇于探索创新,潜心打磨精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着力提升文学传播效能,创新融合提升发展效益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学提供了广阔表达空间和便捷接受方式,给文学事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决定》提出,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作协十代会提出“新时代文学”概念,并将“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列入“新时代文学”内涵的八个方面之一。引导传统文学期刊求新求变,打破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文学领域的“自我循环”,从单一纸媒中走出来、动起来、活起来,深化拓展与新媒体平台战略合作,破圈跨界。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开始,打造以四大文学奖颁奖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盛典”,表彰具有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文学奖项,展现新时代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持续推动文学作品全方位开发、多形态转化,《平凡的世界》《人世间》《我的阿勒泰》等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彰显了文学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本”作用。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促进文学与科技融合,重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运用,形塑新的文学样态。

《决定》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工作方向。新时代文学志愿服务和公共文学服务,将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结合,制度化常态化成效日益显著,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面引领,发挥中国作家“文学周”“文学公开课”、中国作协“全民阅读季”“中国一日”大型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等一系列品牌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志愿者走进学校、社区、机关、企业、书店和图书馆,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培养大众文学素养,展示新时代文学的价值和光辉,深入参与全民阅读和书香中国建设,推动更多优质文学资源覆盖基层、直达“最后一公里”,打造新时代文学风景。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齐心协力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系统性的思维、价值和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不断升华。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精髓要义,立足于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和深厚丰饶的文化沃土,以深邃视野和博大胸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国文学经典的基础上创造新经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在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中开辟文学创作新境界。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随着中外交往日益密切,更多中国作家正在走向世界,更多人通过具有中华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作品去感知、理解、喜欢中国。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必然要求。作协十代会以来,中国作协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积极开展多边、双边文学交流,围绕服务“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近年来,中国作协成立“一带一路”文学联盟,强化中外文学论坛机制建设,启动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在南宁、南京成立国际文学交流中心,举办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国际网络文学周,推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扬帆计划”,支持书写新时代中国伟大实践和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走向海外,通过汉学家、翻译家搭建起中国文学与世界各国读者的桥梁。今年7月,“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在杭州和北京举办,来自金砖十国的诗人以诗为媒,跨越山海,共赴盛会,加深相互沟通了解、促进文明对话互鉴。今后,中国作协也将继续积极探索海外传播的新路径,向世界展现新时代文学成就、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以及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添砖加瓦。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永续发展。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的各环节,在新征程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改革创新的实际成效,为夯实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思想支撑、精神动力和文化基础贡献新时代文学的力量。

2024-10-17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 邱华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8730.html 1 以新时代文学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68,73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