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研究名家冯其庸的学术历程,下的都是“笨功夫”。
冯其庸手抄过整本《红楼梦》。“文革”期间,冯其庸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庚辰本《红楼梦》。夜深人静之时,他依原著行款分朱墨两色秘密抄写,整整抄了一年,小楷狼毫笔抄坏了一大堆。抄完那天,他百感交集,吟诗一首:“《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
1975年,国家成立《红楼梦》校订组。冯其庸任副组长,主持校订业务。《红楼梦》的底本有多种,究竟用哪个本子做底本,校订组争论不休。冯其庸主张用庚辰本,却招来激烈反对。无奈,他采用最笨的方式,拿各个本子跟庚辰本一句一句地对照。“笨功夫”用下去,冯其庸心里有了底,随后便写出了10万字的专著《论庚辰本》。看完冯其庸的论著,校订组一致同意用庚辰本做底本。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红研所校注的《红楼梦》,这是公认的《红楼梦》“定本”。
冯其庸对曹雪芹家世的考证,使的还是“笨功夫”。他先是多方打听,找到五庆堂曹氏宗谱,抄写了一份。后是翻阅《清史稿》《清实录》,挨着年份,一本一本地看。那段时间,他白天上班,一到晚上,书房里的灯常常通宵不灭。最后到辽宁省辽阳市查看碑刻实物,到山西、浙江查阅地方志。如此费尽周折,就是为了要让曹雪芹的家世资料“可靠、真实、有依据”。
对冯其庸来说,实地考察也是一种“笨功夫”。为了考订玄奘取经东归路线,为了考证玄奘回国路线,自1986年起,冯其庸十进新疆、三登帕米尔高原、两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经过对汉唐遗迹、沿途景观和历史文献进行比较研究,他最终确认玄奘东归时经由帕米尔高原瓦罕通道的明铁盖山口,进入中国国境。这一考证,无疑是对我国古代文化史研究的重大贡献。
冯其庸曾说:“我之所以比别人多了一些成果,是因为我愿意下苦功夫、笨功夫,去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