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

具备“三好”的《人间要好诗》

褚宝增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30日   第 12 版)

古代把选编文集的人称为“选家”,做选家必须要做到博观而约取,博观需要时,约取需要识,即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深的辨别能力。

古代成功的选集如明朱右选编的《八先生文集》,虽后来有唐顺之、茅坤的助力,令异代牵手,“唐宋八大家”这一名称开始广泛流行;清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被视为唐诗入门读物的首选,一直影响至今;清吴楚材、吴调侯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古文观止》,因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广为人知……以上充分说明,好的选本,有强大生命力。

什么是好的选本?通过对经典选本的分析、归纳,我们发现应具备“好作者”“好内容”“好艺术”这“三好”条件。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教授所主编的、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大有书局所出版的《人间要好诗》这个选本,就是在“三好”原则的指导下完成的。

为什么要选好的作者?因为文学作品的大部分力量来自作者的精神力量,不仅仅是文辞本身。《人间要好诗》共选97位作者(《诗经》按1位作者计算、佚名的汉乐府也按1位作者计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12位,唐代20位,宋代25位,金、元两代8位,明代8位,清代13位,近现代11位。如屈原、曹植、陶渊明、刘琨、鲍照、王昌龄、颜真卿、李白、杜甫等。这些作者的共性是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除此之外还各具特点和性格,或气节皎然,或轻身重义,或刚正不阿,或嫉恶如仇,或不拘小节,难以尽列。人品与作品的统一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选好作者定是《人间要好诗》在编选之初的工作原则。

为什么一定要选好的内容?主编周文彰在《人间要好诗》的后记中交代了编选的初衷。目的是励志,诗词必须具备好的内容。每一首诗之前都列出了“主题诗句”,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东汉曹植《白马篇》);“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南宋陆游《夜泊水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莫厌栖栖,但存耿耿,得失区区何足哀”(明高启《沁园春·寄内兄周思谊》);“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戚继光《望阙台》);“白月为心,朱绳比质,生平自负峨峨”(清王士禄《满庭芳·用坡公韵》);“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近现代瞿秋白《江南第一燕》)等。全书诗词分为八大主题,分别是:家国情怀、壮志凌云、诚心正义、明理修身、安闲自得、好学不倦、拼搏进取、以身报国,编选者具有精深与客观的辨别力。

为什么所选作品要有好的艺术性?中国古典文学的追求是“质文并重”,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和平衡,如此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才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人间要好诗》就是在“质文并重”的理念指导下,在满足好作者与好内容的前提下,力求选择具备良好艺术性的诗词作品。不同的体裁对艺术性的要求不同,五古讲究质朴简洁、意蕴深厚,七古讲究纵横酣畅、自然和谐,律诗讲究结构严谨、属对工稳,绝句讲究精炼明了、声韵优美,婉约词讲究深细缜密、圆润清丽,豪放词讲究气象恢廓、语词宏博。如北宋程颢的七律《秋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诗浅易近人、文情并茂,感慨世事如白驹过隙、变幻莫测,同时也引导读者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及探索。支撑律诗的关键是中间两联的对仗,如大厦之四柱,此诗之对仗极其工稳且流畅自然,大有“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之效果。

另外,《人间要好诗》在版面设计上,将每一首诗的“题目、作者、内容”“主题诗句”“作者简介”“注释”“赏析”放在前偶后奇连续的两页内,翻开之后左右如同一版,全部呈现眼前。为了简约,尽量避免注释与赏析有重复,非常便于读者阅读。

2024-10-30 褚宝增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9347.html 1 具备“三好”的《人间要好诗》 69,34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