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王庄石桥位于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徽王庄村东200米处马颊河(旧称赵王河)上,石桥年代久远,距今约800年,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00年来,徽王庄石桥历经岁月沧桑,饱经战火侵扰,见证了波澜诡谲的历史风云。而今矗立马颊河上的这座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重新修建的桥梁,由原来的十三孔缩为现今的七孔。修建所用的砖石、檩条、横梁、古砖、石碌碡、镇河吸水兽头等都是原桥拆卸下来的老物件。
古桥原貌
徽王庄石桥始修于金代。一共十三孔。东西走向,石墩旧圆柱木面。主桥50余米,护坡30余米。桥高5米,桥宽6米。桥墩由42根石柱组成,一排3个,纵向14排,石柱由8至10个碌碡组成。
每排石柱之上架横梁一个,横梁之间有12根檩条用卯榫相连,一共14架横梁156根檩条。檩条之上铺满密集的椽木。椽木之上盖芦苇编织的苇把。桥面是灰土调拌而成,坚实而坚硬。两侧镶有木栏杆。护坡桥头由古蓝砖构筑,在高4米处镶有吸水兽头。这兽头是水文标尺,也是防汛最高警戒线。
清代乾隆时期《德州志卷十二·艺文》载有清李世垣《募修兴龙寺大桥疏》,其中写道:“石桥者,金时所建,明人称为徽王庄桥是也。”清代康熙德州志也提到徽王庄石桥的名字。
这座大桥在明清两代是河间路赴齐州(济南)的交通要道,其经东光、吴桥、安德、临邑,济阳,直抵济南。
民间流传有谚语“虎头喝了水,下洼蹬了腿”。桥西北侧建龙王庙一座,庙前立一石塔,塔高10米许。石塔前空地置石龟(赑屃)一个,巨大绝伦,背部驮一石碑,记载清中期募捐修桥的人物钱粮功绩。桥东西各立镇水兽石狮子2个,其双目圆瞪,张嘴獠牙,肃穆而充满震慑。
古桥被烧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向山东进发,沿途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地方民团武装组织抵抗,也阻挡不了日军的攻势。山东保安第五旅曹振东部为阻止日军汽车运输,一夜之间在陵县、德县境内烧毁了7座桥梁。日本侵略者来到徽王庄村,抱取村民刘朝阳的高粱秸秆当引火,用洋油点燃,将这座古桥的两孔烧毁。
1937年冬,国民党西北军冯治安部败退到石桥,在徽王庄村大卸房门,用门板搭建木筏渡河,激流中翻覆沉没,淹死了不少官兵。1938年春,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拨专款500大洋用于维修石桥,徽王庄村首事(相当于村长)刘云卿负责修桥事宜,但他没有专款专办,修桥款被挪用于他开办的作坊。后省党部追查修桥款下落,刘云卿怕治罪,他打通州县关系又将修桥款悉数退还。
1942年春,日军在石桥西侧100米处修建军营(保险院),顺便把烧毁的两孔石桥用木料简易搭建,但只能走人,不能过车。当时徽王庄村民去河东种地收庄稼,用木船摆渡运输,枯水季节车马从干涸的河床穿梭,十分不便。
石桥重修
1950年秋收过后,断塌的徽王庄石桥由于岁月久远、风雨腐蚀已破烂不堪,如果不及时修建会给附近村庄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重修石桥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此,中共徽王庄区区委召开修桥会议,成立修桥委员会。修桥资金、物资、施工人员,按村摊派。
1950年冬天修桥正式开始。新修的石桥,由原来的十三孔缩为七孔,由27个石柱支撑,护坡是古蓝砖白灰条,按原先古桥放置吸水兽头的4米高位垒砌了8个吸水兽头。上梁时用8个横梁96根檩条构建,密集椽木之上铺盖苇板,桥面用灰土铺平,木工用硬榆木制作了结实的桥栏杆,中间贯穿了铁链,新修的石桥于1951年5月竣工。竣工后附近村庄的人民欢欣鼓舞,剧团在徽王庄村唱戏7天,以示庆贺。中断了14年的徽王庄庙会也随之恢复。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那些为修建石桥呕心沥血的干部群众、施工工匠、杂工以及无私奉献钱物的人民群众,也已隐入历史。但他们的功绩永在,石桥沿岸村庄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特此鸣谢本文被采访人员孙印,男,1933年生,91岁,徽王庄村人;刘凤桐,男,1935年生,89岁,徽王庄村人;刘培升,男,1938年生,86岁,徽王庄村人。)
(作者系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十三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