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绵延至今,印刷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和文明的进步,也催生了丰富多彩的印刷文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宝林致力于印刷文化与版权文化的研究,继《传统的未来:印刷文化十二讲》后,今年又编著出版了《世界印刷文化史》。本版邀请他撰文讲述印刷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世界印刷文化史》是我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课题“印本文化研究”的成果,汇集了课题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和贡献。全书立足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1400多年的印刷史,分为印刷起源、雕版印刷、活字魅力、数字印刷、印刷艺术和印刷文化六章,以高维的视角和全球的视野,阐释千年世界印刷文化史,并着眼未来阐述了印刷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
在课题研究立意与编著此书过程中,专家学者力求以历史梳理和系统思考,呈现凝结于物质载体之上的精神内涵。研究团队秉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理念,并怀念和铭记先贤为印刷技术进步、印刷文化凝结所作的历史贡献。
回溯世界文明历史长河,文明传播方式的每一次进步,都极大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文明的传承传播需要一定的载体,技术的变革助推了文化领域的革新。印刷术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使文明的种子四处生发壮大。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隋唐之际,印刷术逐渐崛起于历史的地平线上,与日臻成熟的造纸术结合,开启了我国1400多年悠久而辉煌的印刷史。
立足我国来看,印刷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和远播开辟了全新道路。首先,印刷术推动先人创造出卷帙浩繁的典籍善本,大批量、低成本的复制开辟了平民化、大众化的书籍生产消费历史,让印本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代代中国人读取传承先贤智慧,为中华文明的赓续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同时,印刷术特有的固定保真性,不仅杜绝了手抄书籍时的渐次讹变,更以分布式的多复本保存大大降低了知识湮灭不传的概率。此外,印刷术推动了中国古籍远播日本、越南等地,带去了中华名物典章、礼法制度、道德观念等文化万象。从更广阔的全球视野看,中国的印刷术也不断远播到世界各地。
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印刷术经历了从手工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机械印刷的发展历程;印刷承载物从早期的纸张,发展为当今的高分子合成物,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印刷术的发展变化,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印刷品包罗万象,其中蕴含的内核正是文化。印刷文化以标准化批量复制以及文本固定保真为重要特征,在横向轴线上传播文化,在纵向时间上传承文明,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缤纷多彩的印刷文化搭起了人类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桥梁,加速了文明的交流互鉴,其触角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终服务于人类高效生产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直面数字时代,古老的印刷还会陪伴人类继续走向未来吗?技术只是手段,文化才是追求。相较于狭义地从印刷出版物角度去理解,如果我们将目光扩展到广义的印刷,那么映入眼中的景象将大不一样。面对“未来已来”的数字时代,印刷以主动的姿态和积极的行动乘上了时代的快车,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数字技术的涌动迭代紧密相连,知识重组、媒介融合、全场景智能化呼之欲出。无版印刷、3D打印、纳米印刷、电路印刷、生物打印……诸多专有名词的背后,是方兴未艾、多元多态的印刷技术与产业。可以想象,随着3D打印、生物材料打印、计算机扫描技术等进一步发展,印刷这个古老的词语将会从出版物印刷、包装印刷等领域再次出发,继续为文化传播提供重要支持,融入生活点滴之中。
弘扬印刷文化,要在传承厚重精神文化遗产的同时,敞开胸怀,兼容并包,不断丰富印刷文化的内涵。牢牢守护印刷推动知识累积、文明赓续的基因,不断吸纳新技术、开辟新领域,使其一如既往地承载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以技术推动进步,以文化滋养心灵。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印刷文化史》在装帧设计和用纸排版上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图书文质兼美,探索融合了形式与内容、传统与现代的阅读与图书模式。在图书环衬处,由西泠印社刻制的印章与二维码的融合,邮票与现代印刷技术的相遇为本书的阅读提供了更丰富的体验。读者扫描印章处的二维码,不仅可以阅读文字,同时还可以实现同作者的交流。
纵观这本近40万字的《世界印刷文化史》,我们努力以学术化成果和大众化传播相结合的文风,为探索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绵薄之力。加强印刷文化研究与阐释,生动讲述印刷故事,展现印刷文化底蕴,期望通过这幅绵延千年的世界印刷文化长卷,促进印刷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激发更多读者对印刷文化探寻和了解,共同追寻古人智慧、启迪当下思考。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