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打好碧水攻坚战 守护首都水安全

——北京市政协围绕加强水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和水生态保护修复开展协商议政

本报记者 方慧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1月14日   第 01 版)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水资源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做活“水文章”、用好“每滴水”,中国式现代化的“水动力”将更为强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水安全”将更加牢固。

10月28日,北京市政协与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围绕“坚持流域系统治理,进一步加强水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和水生态保护修复”主题进行协商议政。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部分委员专家围绕强化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引领、推进综合性流域保护立法、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等建言资政,为筑牢首都水安全屏障贡献智慧与力量。

■ 在水生态保护修复上久久为功

水生态保护修复是做好水资源工作的重要抓手。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打造以水惠民、以水利城的生动局面”展开热烈交流。

“水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筑牢首都水安全屏障还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这是与会人员在交流中达成的共识。

北京市政协常委、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王东在代表农工党市委会发言时表示,要统筹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和水灾害防治,制定并实施“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规划”,为市民群众提供安全的水空间、优美的水景观、健康的水生态、优秀的水文化。

水生生物多样性是评价河湖健康状况、反映美丽河湖建设效果的关键指标。民进北京市委会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副司长任骁军在代表民进市委会发言时,从“加快完善北京市水生物监测网络”“加快完善山区、平原河段的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需求的评价体系”“加快研发水生态智能监测管理新技术”三个方面就推进北京市河湖水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提出针对性建议。

“建立科学合理的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重要抓手。”永定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鲁安怀在代表民盟市委会发言时,结合相关调研成果分享了关于永定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思考。他表示,要加强资产化管理,加快流域生态资源核查;加强全流域生态资源资产化、清单化确权登记;强化生态资源台账管理,建立分类动态核查机制。

生态环境中无论是自然环境、区域地理,还是水资源的配置联系十分紧密,生态平衡的维护是开展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环。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付玉杰表示,在生态环境修复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尤其在物种选择和植被配置上,要强调“近自然”的理念,做到物种多样、结构合理、动态平衡,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区域的自然环境,减少人类对水资源、能源等的依赖,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可持续发展。

“要进一步完善水规划体系,以加快综合性流域保护立法推动规划落地,优化五大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推动首都战略水源地建设,扩大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与会人员一致表示。

■ 在水生态治理上绵绵用力

北京是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城市,治水工作事关首都发展大局。

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城市发展“四水四定”原则要求,扎实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文化传承等各项治水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能为治水工作提供坚实可靠保障。民革北京市委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侯佳儒建议,要统筹考虑北京市流域治理、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利用、防洪抗旱、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要求和客观规律,尽快制定《北京市流域保护条例》,进一步推进北京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会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何凯涛看来,创新体制机制,走出一条中国式有首都特色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同样十分重要。何凯涛在代表民建市委会发言时表示,要创新流域综合治理领导机制、建立流域统筹共同推进的综合治理责任体系、提升流域生态协同监管能力,坚持从生态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构建完善流域综合治理新机制。

关于农村水污染治理的问题,是委员们时刻记挂在心间的大事。“要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化管理,优化污水治理效果评估机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物溯源,建立全方位监管机制;加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推广,完善市场化激励机制。”台盟中央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北京生态景观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朱峰代表台盟市委会发言时表示,只有构建健全的农村水污染治理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议政会上,“一体化”和“高质量”是委员们建言献策的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会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委员会委员黄绵松代表致公党市委会发言时则建议紧扣这两个关键,从流域系统性和生态整体性的角度,提升智慧流域监测水平,加强智慧应用,形成落实到部门区域、生态要素层面的、齐抓共管的“一张图”,推动形成全流域一体化的生态监管模式。

近三个小时的议政建言,委员与专家代表们的好建议、好策略、金点子不断涌现,为筑牢首都水安全屏障凝聚了强大合力。

做好保水用水治水管水工作是北京市政协多年以来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的履职工作。“将会从水与城、生态、人等关系角度进一步深入研究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惠民生等问题,建言献策,为打好碧水攻坚战、守好河湖滨水空间,切实增强流域系统治理效能,筑牢首都水安全屏障贡献政协之力。”委员们纷纷表示。

2024-11-14 本报记者 方慧 ——北京市政协围绕加强水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和水生态保护修复开展协商议政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0051.html 1 打好碧水攻坚战 守护首都水安全 70,05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