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就是要坚持思政育人的理念,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科学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相统一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目标追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的结合点是“思政”,通过课堂渠道,挖掘思政课程以外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从教育教学根本目标而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就是要坚持思政育人的理念,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从教育教学具体目标而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鉴此,所有课程教学不仅要遵循知识传授的规律,还要一以贯之重视和遵循价值观塑造和信仰形成的规律。那种只强调其他课程特别是专业性课程科学教育属性,而忽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属性,或者只看到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属性,而忽视其科学教育属性的做法都是片面的。
其次,要坚持深入挖掘与有机融入相统一。深入挖掘与有机融入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并贯穿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之中,这一特质对教学实施逻辑形成两个硬约束,根本上是进一步打开深入挖掘与有机融入的理论与实践空间,深化教学质量成效。
要系统地挖掘所授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将其作为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支撑点。一方面,要有历史视野,重视以“史”为资源。从共性上,以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等为丰富资源。从个性上,重视学科、专业、课程的发展史,挖掘科学家等典范人物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另一方面,要有实践视野。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结合教学需要在比较中解疑释惑、在鉴别中明辨是非。特别是要充分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
努力实现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自然,不是生硬的机械性移植,更不是专业课的“思政化”,简单地把思政课的内容和政治要求照搬到专业课程中。形象地说,应避免“三明治”,而要做“佛跳墙”。有效克服“生硬化”“表面化”倾向,对挖掘出的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转化、深度转化、创造性转化,其关键是要深刻领悟“思政”不是来自外部强加的东西,而是课程本身具有的内在逻辑,尤其要善于解决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开展的强大后盾。因此,要加强课程思政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的交流,必要时聘请思想政治教育专家进行指导。这样有利于二者取长补短、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格局。
再次,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虽然有着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和方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说思政课程更多地体现了显性教育的特性,那么课程思政则集中体现了隐性教育的特性,自觉、有目的地把思政课程显性教育和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主导性上,思政课程具有直接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教育主体必须认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全面要点为教学设计的基本遵循,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引领学生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课程思政则具有间接性、内隐性和渗透性,教育主体通过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等隐性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价值涵养,坚定“四个自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以往我们对如何进行显性教育进行了很多改革创新,但对隐性教育规律重视和运用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新时代下,要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向同行,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