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相连湖的总称。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在这里立下赫赫战功,《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微山湖》等经典歌曲传唱大江南北。70多年后的今天,一场南四湖公益诉讼治污攻坚战,再次奏响了“跨界治水”的“大合唱”,让老歌中“青松巍巍绿水滔滔”的画面重现,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这里铺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人民群众的“金山银山”。
一度成为“集中纳污区”
南四湖地处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交界处,入湖河流53条,涉及4省8市34县(市、区),湖区面积1266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这里自古便是京杭大运河“千里赖通波”的航运要道,如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和重要调蓄水库,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与沿湖200多万群众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地位殊为重要。
但由于历史原因及沿湖地区地理区位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不一,长期以来沿湖各地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重点、执法标准和监管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加之“无人管”“多头管”“交叉管”问题突出,导致南四湖成为“集中纳污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8月汛期,南四湖流域多个断面出现Ⅳ类至劣Ⅴ类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浓度明显超标。
调研南四湖污染的原因,首先工业污染严重。多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滞后,部分工厂存在超标排放和暗管排污等问题;其次生活污染涉及面广。据统计,2021年初,微山县湖区有“住家船”(渔民吃住和劳作都在船上)渔民4855户1.6万余人生活污水直排入湖,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湖面漂浮,岸上成堆。
水面养殖污染也成为顽瘴痼疾。作为湖区农民的主要生产方式和经济来源,这里曾经半数以上采用高密度的传统养殖方式,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再加上南四湖每年通行船舶约8.2万艘,因各省对船舶和港口码头的管理要求不统一,有的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放任直排,导致航道湖面常年漂浮垃圾。
以公益诉讼推动流域治理
分析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的原因,与执法主体分散、执法标准不一、区域协调联动不足紧密相关。“单一行政监管系统或者各省分别治理,难以有效根治。”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程绪水介绍说,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3月,生态环境部基于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问题跨省级行政区划,又涉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多家行政执法机关,正式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最高检)以公益诉讼推动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经过前期调研,2021年4月8日,最高检决定基于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事实进行公益诉讼立案,并成立由四级检察机关组成的一体化办案团队—最高检设办案组,由大检察官任办案组组长;山东、江苏、安徽三省设办案分组,同时成立由最高检和地方检察机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分组。办案组共调用200余名公益诉讼业务骨干、检察技术人员和司法警察,按照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统一方案等指挥、调度、推进办案工作。
同时,基于南四湖湖区面积大,水网纵横,厂矿村庄星罗棋布等情况,最高检办案组委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运用卫星遥感和大数据技术监测排查南四湖全域污染问题,为公益诉讼线索发现、追溯分析和调查取证提供科技支撑。
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南四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的水体区域占比24%,黑臭指数高的水体区域占比15%,水体悬浮物浓度高的水体区域占比14%。监测还发现水环境污染类、土地利用类和涉污企业类问题点位520个,其中有采石、采矿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地块,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块以及涉污工矿企业厂区等。
技术分组参与现场勘验,并协助检察官审查涉案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排污许可证等相关证据等。
经综合分析,办案组确定了重点问题线索84条,分别移交三省办案分组开展实地核查。
历时1年零11天,四级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05件,其中,市、县两级检察机关立案196件,山东、江苏省级检察院立案8件,最高检直接立案1件。对污染主体已经查明的违法企业,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0件,追究其停止排污侵权、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等法律责任。
“破壁垒”推进统一执法标准
除了追究污染责任,长效解决污染问题才是根本目的。
调查发现,相关省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不统一,成为影响南四湖流域上下游、左右岸贯通一体生态环境治理的根源性问题。
例如,山东省虽有工矿废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的地方标准,但该省境内36家煤矿企业由于没有脱盐设施,外排废水普遍存在全盐量和硫酸盐超标情形;江苏省执行了煤炭工业污染排放标准,但其中未规定矿井水尾水全盐量、硫酸盐两种污染物排放限值……
为此,最高检积极协调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督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着手编制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聚焦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工业企业等三类重点管控对象,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流域的系统性出发,分别就南四湖流域核心保护区域、重点保护区域和一般保护区域,提出差异化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程绪水表示,南四湖标准是首次由国家牵头统一编制,以地方标准形式发布的流域型综合排放标准,是跨省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协同管控的重大创新,对推进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协同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为全国其他跨省流域综合治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现在,全国越来越多的河湖正在由“分段治”“各自治”,走向了“全域治”“联合治”。
同时,办案组还通过办案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助力流域各省完善污染治理设施,推动城乡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染系统治理等。如2021年12月,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全面部署完成了沿湖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统一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对船舶污水储存设施进行铅封、盲断改造,并开发船舶污染物动态智慧监管系统,为全国各流域的船舶污染物船港城全链条监管做了示范。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清理鱼塘7.4万亩,全面实现了退渔还湖……
通过办案,多重污染在根源上得到控制,基本形成全流域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数据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2021年8月南四湖二级坝点位的水质由Ⅴ类好转至Ⅲ类,14个入湖河流站点的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明显好转。2022年,南四湖流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历史上首次达到100%……
2022年4月19日,根据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和公开听证结果,最高检认为,南四湖可视化的具体污染问题已基本解决或者明确解决方法路径,南四湖流域水质明显好转,案件办理达到预期效果。最高检决定终结审查南四湖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案。
形成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然而,一件案件的结案并不是关注的结束。
由于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的整体性、周期性特征,南四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性任务。为从长效机制上彻底解决因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带来的环境污染反弹问题,案件结案后,最高检一直注重跟踪回访南四湖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基于水产养殖是南四湖湖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如果“一刀切”禁止养殖,即使有利于净化水体,也会严重影响民生。近年来,最高检积极建议地方政府有序推进南四湖养殖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为有效解决大面积鱼塘生态化改造的资金缺口难题,最高检主动协调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制定了《“公益诉讼检察+农村普惠金融”助力南四湖微山县区域治理工作方案》,建立金融资源与生态资源转化连接的桥梁,推动济宁市政府与银行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整合金融资源以及社会力量服务保障当地工矿企业和农业养殖产业转型升级、退湖渔民安居乐业,促进南四湖片区综合开发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截至2024年9月底,微山县通过生态化改造,生态养殖已占全县养殖面积的88%。经过生态综合治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湖旅游区已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2024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南四湖专案组组长张雪樵在“南四湖专案”指导性案例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南四湖专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多年难以完成的治理任务,成功在于检察公益诉讼融入了法治监督体系,善于将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也标志着检察机关通过一体化履职、组团式办案模式、异地管辖立案、公开听证等机制创新,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破解跨区划流域生态治理难题的‘中国方案’。”
据张雪樵介绍,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检察院正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美丽中国建设。据统计,自2017年7月至2024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5万件,其中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案件52.6万件,占总量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