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委员风采

成为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的履职故事

本报记者 李京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1月18日   第 06 版)

王理宗(右二)到科技公司进行调研。(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王理宗

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第十一、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工商联常委,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获评广东省政协履职优秀委员。

王理宗的名片里,有学者、商会会长、政协委员等众多头衔。他习惯于在不同角色中转换,对于每个角色及其之间的联系,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学者角色是对会长角色的有益补充,政协委员则可更准确了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站在更高角度看待国家治理、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上,我的每个角色都是在为社会做出更多的服务。”

“社会人”王理宗

自1990年到深圳工作后,30多年来,王理宗一直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时常到各地考察、交流,长期研究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环境。“粤商”的特质伴随着王理宗成长,“进取”与“合作”成为他身上最显著的两个标签。

“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出海口、挺进中原;穿越阿尔卑斯山、飞渡密西西比河、跨过波斯湾……这个队伍(商会会员)估计超过1万人次,浩浩荡荡,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和中国大江南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谈及过往,王理宗的语气中充斥着豪情和怀想。

服务着数千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百家上市公司,创业范例、管理经验在王理宗娓娓道来中生动可感。

但与企业家不同的是,这位商会会长没有自己的公司,看上去更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经济学教授——他对管理学的历史沿革如数家珍,对各门各派的经济学观点“召之即来”;他根据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多年的发展历程,建立起一套自成体系的“社会人”社会组织理论,并不断演进。

王理宗热爱读书,服务企业的前十年,他每晚都会留出两个小时作为“读书时间”。他读彼得·德鲁克、迈克尔·波特、吉姆·柯林斯、黑塞、尼采——经典的管理学和哲学书籍他都读,读书对他的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

之后的十年,王理宗结合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教训和感受,最终形成了三本社会组织理论书籍——《美丽的手》《社会时代》《资源共享有智慧》。

作为一个商业的观察者,同时也是商业的体验者,王理宗觉得自己比普通的经济类作家内心多了一份独立性和同理心。

“书大多和我做社会组织、企业服务的经历有关,从社会组织的角度看社会,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看社会。从理论创新上回答了社会组织‘我是谁’,‘能做什么’以及‘该做什么’。”

王理宗说,他写书没有什么功利思想,核心目的就是“有用”。“书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做’出来的。我将多年实践总结其中,希望给大家一个参照,大家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翻一翻,看看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是怎么想的。”

“‘社会人’,是我要表达的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观点。”王理宗说,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即人为经济而生存,人成为经济的附属品;行为科学的奠基人梅奥著名的霍桑实验则表明,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

在王理宗看来,后者更为重要。他说,人们并不完全认为赚了很多的钱就成功了,而是思考如何为社会提供服务,把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之中。“从奥运赛场到城镇社区,从灾区现场到敬老院、救助站……凡是有需要的地方都会有社工、义工、志愿者的身影,这说明了社会组织的力量、社会的凝聚力和社会自身内部的协调性都在不断增强。”

王理宗笃信的是,多样化的社会,价值取向如何得到社会认同、尊重和拥戴,应该成为成熟“社会人”的一种思维定式。

成为浪花

2008年1月,广东省寒潮袭人,省政协全会会场却显现出罕见的热度。

“抢麦”发言时间到了,王理宗正静静地坐在席位上,反复梳理着即将发言的思路。

尽管从前无数次站上演讲台,但这一次,王理宗仍感到紧张与兴奋——手心微微出汗,心跳加速,仿佛整个世界的焦点都聚焦在了这一刻。

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会场瞬间沸腾起来。

一双双手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挥舞着希望能够吸引主持人的目光,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每一秒都充满了期待与焦灼。

话筒按照主持人的指示递到了第一个发言人手中……第二个……接下来第三、四、五……“直到第十四个,我依然与这支幸运之麦擦肩而过。”第十五次,王理宗又一次举起已经有些酸软的手臂,当主持人的视线投过来时,他毫不犹豫、目光坚定地迎向主持人……

“今年,由美国而始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开始凸显,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调研,我以全球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为背景,从商协会从业者的视角出发,提交了《社会组织应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发展作贡献》的提案……”第一次参加省政协两会,王理宗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抢麦”是2007年起广东省政协首创的议政方式,发言者没有门槛、提倡参与,大家慷慨陈词、激情飞扬、智慧迸发。王理宗知道,作为政协委员,抢麦,不是出风头,而是履职。政协最大的权力就是话语权,应该敢说、能说、会说、说出水平、说出风采。“时间很短,需要观点明确,建议具体。机会难得,更要字字千金,句句透彻。”王理宗笑言,他也因为抢麦积极、发言精彩而被大家称为“抢麦王”。

王理宗工作的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在广东范围内服务企业近万家,其中不少是制造业企业,这都为他作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了一手信息。

“投入大海,我就是一朵浪花,跟着时代潮流的节点,一次次拍击实践的礁石,迸发创造的回响和创新的喜悦。”作为一名扎根大湾区的行业“老手”,王理宗将自身事业与广东发展紧紧绑在了一起。

每一次建言的机会,在王理宗这里都是珍贵的。参加小组讨论和联组会,王理宗总是积极发表看法,谈民营经济、谈科技创新,不时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录其他委员的发言。“政协委员由来自各个行业的优秀分子组成,开会既是参政议政的平台,也是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

“这些年在广东的履职‘作业’,我给自己打80分吧。”王理宗诚恳又不失谦虚,“我真是花了工夫,不仅在企业,更多的是在履职。”

视线之外

2016年6月,王理宗开辟个人公众号“王理宗视线”,除了社会组织,他的视线也投向了社会百态。耕耘两个多月后,粉丝已经以万而计。里面的随笔杂文多来自他日常的有感而发,篇幅不长,文风晓畅。

“你别看我在高科技行业工作,但对排版啊发布啊,我比较不灵光,他们教我,我照着做,只会发些文字图片。”王理宗的公众号更新频率不低,有时接近一日一更,像个密实而驳杂的观点陈列室。其中不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思和追问,如“当老人无力面对智能化时代,怎么办”“如何看待科技发展与伦理的平衡”等等。

视线之外,王理宗的声音也从未缺席。

2023年,王理宗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履职的第一件“作业”,王理宗十分慎重。2023年他累计走访了几百家高新技术企业。以所在商会为例,王理宗分享了自己关于促进人才引进以及科技创新的看法和建议。“应该让各行业商会协会充分发挥组织作用,走进高校深入交流,推动企业家和高校实验室广泛合作,按照各自的行业精准对接,促进企业家与高校师生密切沟通,分享产业构想和心得,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质量科研开发,并利用商会资源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有效转化,实现双赢。”

“在新的格局下,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更加彰显。我国经济经受住了考验,彰显出发展韧性与活力,民营经济展现了旺盛生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王理宗受访时语调十分肯定。

2023年9件提案、2024年4件提案,仔细梳理可以发现,王理宗的大多提案都围绕“湾、民、科、社”细心拟就。“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民”是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是科技创新;“社”是社会组织发展。

而近两年,王理宗的履职“作业”愈发扎实。“去年春节期间,我回到广东和平老家,去亲友家中收集乡村振兴的第一手资料,拜访村、县干部,了解他们的诉求,并通过多种方式与专家交流,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履职建言。”

在王理宗看来,不同地区的乡村拥有各自独特的资源和条件,因此振兴之路也各具特色。乡村振兴首先要以产业兴旺为基石,其中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是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这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到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参与。”

王理宗的出发点也很简单。“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农村里出来,应该在这方面作点贡献。”

长期关注乡村,围绕乡村振兴话题,王理宗希望做更多调研、掌握更多数据。“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是有区别的,要研究得更深入、更全面,争取提出更有效的建议,实实在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地调研、发现问题所在、提出有效建议,这些履职中的每一环落在王理宗的时间轴中就是一天又一天的忙碌,“做这些,我觉得都是职责所在,”王理宗再三强调:“但还不够,还需要做更多。”

2024-11-18 本报记者 李京 ——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的履职故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0235.html 1 成为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70,23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