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是·科技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筑牢科技发展根基

徐 晋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1月27日   第 09 版)

中华文明5000年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构筑了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从良渚古城等开启世界文明史的步伐,到诸子百家争鸣进入自觉理性的时代,从礼乐文化熏陶带来大融合、大统一进程,到理学心学诠释了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揭示了万物是休戚与共命运共同体的本质。

灿烂的文化孕育了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春秋末期,勤劳智慧的华夏人,根据种植经验,创造了跨时代的种植技术——垄耕法,并且伴随冶铁技术的提升,铁质农具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使土地投入产出比遥遥领先欧洲2000年,养育了庞大的华夏人口,奠定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科技文化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智慧源泉,也孕育了中国知识分子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经历了明末以来固步自封导致落后,以及西方现代科技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影响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中国人民在探索科学救国、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实践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的创新。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技发展涅槃重生,迸发出强大力量,显现了巨大的制度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以国家和民族命运为己任,经历了科研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非凡旅程,追赶了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400余年的科技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正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辉煌成就,为新时代科技文化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为了不断厚植科技发展文化根基,建议:

进一步弘扬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社会公众理解科学,认同和支持创新,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大胆探索、敢于试错的理念,通过政策和制度引导,扭转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培育宽容失败、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吸引新生力量源源不断地投入到科技创新中来。

进一步加强优秀科技企业的文化研究、整理和借鉴。优秀企业的成功都是文化成功,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从引入到现在仅仅20年,目前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还存在诸多不足,对比中西方企业文化的研究,我们的研究都是跟踪西方式的,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经济政治体制结合的少;理论研究多、应于实践的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有关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得少,等等。因此需要我们结合国情,结合实际,提升对优秀科技企业的文化研究和理解、整理和借鉴。

进一步加强理工类学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有所改善,但“重专业、轻人文”的传统培养方式依然存在,一方面学生挑水课、凑学分,一方面,老师将通识课上成概论式专业课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当前,不少学生在体现人文素质核心的人文精神层面仍然令人担忧,人文价值比较模糊,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开好通识课,是帮助学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当前,迫切需要在课程选择设置、教师素养提升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切实发挥人文素养课程作用,避免被边缘化。

进一步加强科技与伦理关系和治理体系研究。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新的挑战,当前,基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不断试探着伦理的底线。需要我们坚持激励创新与防范风险并举,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科技创新,引导科技和利用科技求真向善,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提升;同时,深化科技与伦理关系研究,做好伦理安全审查,加强立法与监督,建设和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筑牢科技发展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高级专家)

2024-11-27 徐 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0734.html 1 坚定文化自信 筑牢科技发展根基 70,73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