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晋丽
“这才是小时候的味道!”每当吃到刘晓华自己种的菜,女儿总是赞不绝口,这也是刘晓华幸福感最浓的时刻。西红柿、黄瓜、豆角、萝卜……每次去看望在市里工作的女儿时,刘晓华总会拎上一兜自家种的绿色蔬菜。而她也不忘提醒女儿,在菜市场上买的菜,一定要一片片掰开来洗干净,最大限度减少农药残留。
刘晓华和闫玉堂,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张村一对地道的农民夫妇。他们种了一辈子地,而且越种越多:从一开始的5亩,到现在的12亩——同村一家人外出谋生了,把名下的7亩地让给他们老两口代为耕种。
“二三十年前,我们种地都用的是自留种子。后来,开始流行到种子公司买种子。以前一亩地最多产100来斤小麦,用上买来的种子后,一亩地产量能达到近1000斤呢!”闫玉堂说。但随着产量的突飞猛进,他也发现,新种的小麦口感与之前的不一样了。以前的小麦,放上几年味道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而现在的小麦,放一年就不怎么好吃了。
“所以,高科技虽然好,也不能完全依赖。比如,现在虽然有除草剂了,我还是习惯扛着锄头去田里锄草,哪怕是伏天里,热到汗流浃背。我觉得除草剂用得多了,也可能会对粮食的品质有影响。”闫玉堂告诉记者。
“现在农村最大的问题是年轻人很多都外出了,只剩下我们这些中老年人在种地。如果我们老得没法动了,谁来种地呢?”刘晓华常常想。
一亩地每年能拿60元的补贴,但是同样一亩地的成本要花费掉近300元:买种子、买肥料、租机器进行犁地和收割……等卖掉粮食对冲之后,纳入口袋的收入并不富余。不过,她也深信,国家对农民的优惠政策会越来越多。“我天天看新闻,国家对农村、对农民越来越重视了。只有保护好农民的利益,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回农村来。到那时,人们也许会换一种方式种地,不会再像我们这代人一样成天风吹日晒、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只用盯着机器、让机器干就行。”
谷雨时节播种下玉米和谷子,白露进行收获,秋分前后开始种小麦……刘晓华夫妇一位68岁,一位67岁,仿佛生活在节气上。但纯粹靠天吃饭也令他们缺乏安全感:年景好时收成还说得过去,年景差时一年的心血也可能付诸东流。因此,他们还有那么一点期待:未来的某天,农民也能领到国家发的工资,“像退休工人一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