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悦读·连载

笔墨当随时代

——创作方正字迹曾体楷书行书字库的点滴回顾

曾正国 口述 崔勇波 执笔

我在工作生活之余酷爱中国传统艺术,学习研究书法艺术几十载,作为一名普通书法艺术工作者,多年来坚定文化自信、刻苦勤奋耕耘、努力创新开拓,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利用书法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体会较深。尤其创作《方正字迹“曾正国楷书字库”、“曾正国行书字库”》有很多感悟、收获和心得。

构想与初衷

21世纪初,我便一直思考一个问题:笔墨当随时代,书法艺术作为最能代表我国传统艺术的门类形式,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把它融入当代社会生活,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好的雅俗共赏的文化载体,使书法艺术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进而更好地体现它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这是书法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也是我学习书法的初衷。

2005年,北大方正寻找当代书法家创作书法字库,刚好与我的梦想不谋而合,用传统书法艺术的形式,将我国常用汉字全部书写出来,建立一个标准字库,使我国众多人民群众在学习和使用汉字时,既能学习到文化知识,又能欣赏到书法艺术之美,使其真正来之于民又用之于民,这不正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最佳途径吗?于是,我和北大方正一拍即合。

探索与创新

创作书法字库对我来说是人生第一次,挑战与机遇并存,风险与荣誉同在;之前没有任何经验,一切需要从头开始,需要规划好时间、安排工作进度,确保创作工作顺利实施。

首先需要确定书写内容。字库书写版本有多种,经与北大方正协商,确定启用他们常用的字库用字,含繁体字共9600余字,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发《方正字迹“曾正国楷书字库”》协议书。协议约定由北大方正提供字库书写内容,由我用传统毛笔书法的形式以楷书进行创作,北大方正按照我创作的字稿进行扫描、制版以及后期的推广和发行工作。完成原稿书写时间为一年。

第二步,准备创作工具,即书写用的笔、墨、纸张等。字库总字数虽然不到一万字,但在实际书写中每个字至少需要书写几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才能成功,书写总量估计至少应有几十万字,甚至更多。书写如此规模的字数,除需要准备大量宣纸、墨汁外,仅仅中楷毛笔就要准备上百支。

第三步,确定书写风格。社会上广泛使用的书法字库,用毛笔书写的楷、行、篆、隶各种字体基本都有,但大多停留在美术字、格式化的范畴之内,缺乏传统书法的艺术元素,缺乏书法个性和艺术性;经过反复思量,决定采用自己所擅长的集欧楷与魏碑风格的楷书进行创作,楷书端庄、严谨,受众面广;为了避免重蹈别人的覆辙,少走弯路,我努力借鉴别人成功经验,吸收其他字库的优点,最终确定了以我为主兼顾其他的艺术风格,力争面貌独特、风格鲜明。

第四步,进入实际创作。进入关键实战创作阶段,因为白天上班,只能利用夜晚、周末、节假日等业余时间,一笔一画地琢磨,逐字逐步地推敲,先是练习单独笔画,然后训练单独字,最后整页书写。为力求作品整体的统一性,在创作时需要特别注意每个字起笔、收笔的细节,又要时时根据汉字不同结构做适当调整变化,注意兼顾书法的线条笔触质感等等,满意的字过关,不满意的字反复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第五步,修改调整定稿。手书原稿完成后,进行统一调整,对个别字和生僻用字等进行再斟酌、调整,力争和谐统一;分别约请文字和书法专家提出批评意见,拿给中小学生等社会大众提出批评意见,然后进行最后的修改,对大家提出异议的字反复查字典,坚决不允许任何一个错字、别字出现,最后一套完备成熟的字库成品面世。

欣喜与收获

历经一年多的辛勤耕耘,“曾正国楷书字库”终于在2006年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北大方正进行电脑编排制作、加工整理后,一部完整的《方正字迹“曾正国楷书字库”》正式诞生了,并于2007年5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盛大的“曾正国书法展暨曾正国楷书字库首发式”,获得书界师友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曾正国楷书字库”正式推广使用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礼与检验,应用效果良好,社会反响强烈,达到了预期目的。北大方正于2010年又邀请我书写了第二个字库,即《方正字迹“曾正国行书字库”》,因为有楷书字库的成功经验,行书字库很快顺利完成。

现在社会上各个场所均能看到曾体字迹,包括报刊、书籍等出版物,电视台、影视节目等新闻媒体,以及广告、包装、海报等,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6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筑梦路上》《长征》等的片头字幕,均采用曾楷字体;2016至202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期间的“诗词大会”栏目,均采用曾楷字库作诗文说明;2019年9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之际,由中宣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拍摄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大型文献纪录片,采用曾楷字库;等等,几乎每天都可以从各种媒体上看到自己的字迹出现,听到别人的赞美,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包裹着自己,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感悟与使命

两套字库的创作可以说是我中年艺术活动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我人生中年文化艺术活动的一个小结,其间有时为了一个笔画冥思苦想,为了一段模糊的碑帖记忆查阅大量资料,其间包含着青春的激情、苦楚和心酸,包含着劳动的汗水、人生的复杂体验,也包含了我对生活对艺术从未淡薄的挚爱与深情。它反映了我的从艺道路和艺术追求,反映了我的所思所想,代表了我一个阶段的艺术成果;无论作品如何,我的心是真诚的。漫长的创作从来都是一种修行和顿悟的过程,我在创作期间享受到了人生的悲欢哀愁。

我庆幸降生于这个伟大而值得自豪的国度,它深厚的历史文化、辽阔的疆土和占地球1/5的人口,使得其间任何人的劳动都能得到广大支持,同时也产生丰厚回报,感谢所生活的时代,也感谢与我在生命中交织的人们,所有这一切都给我提供了一种人生契机。我真切地感受到,与书法艺术结缘是我一生的幸运。

(作者均系书法家)

2021-03-13 曾正国 崔勇波 ——创作方正字迹曾体楷书行书字库的点滴回顾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91.html 1 笔墨当随时代 3,39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