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全国妇联建议将脱贫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纳入国家发展规划——

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本报记者 奚冬琪

2020年,在全国妇联的指导下,中国儿童中心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开展了“贫困地区早期儿童发展状况调研”。在680个国家贫困县中随机抽取了20个县、64个村的5318位0~6岁儿童及其所在家庭。调研显示: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把《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落到了实处。但同时也发现,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这些地区儿童早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为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以全国妇联名义提交提案,建议加强脱贫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儿童发展政策落地

儿童福利保障逐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贫困地区儿童发展,强调‘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这次调研也确实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在贫困地区儿童发展方面做出的成绩。”黄晓薇介绍,无论是从源头上保障儿童合法权益、落实发展政策,还是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营养健康状况持续改善、福利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基层儿童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强……都说明了各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黄晓薇举例说,新出台的民法典突出了有利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原则,在未成年人监护、离婚子女抚养、收养、财产继承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反家庭暴力法、刑事诉讼法、《刑法修正案》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儿童人身权益的保护,加大了对虐待、拐卖、性侵儿童犯罪的惩治力度。同时,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也得到不断加强。

在促进儿童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方面:国家为所有儿童免费提供新生儿13项健康检查服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关爱保护文件陆续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更是填补了儿童福利领域的制度空白;针对托育难题,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妇联就此专门制定推进落实的文件。

“这些年,我国儿童发展总体水平显著提高。”黄晓薇提到,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持续改善,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儿童福利保障水平逐步提升。“特别是基层儿童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强。2019年共有78万无人监护留守儿童落实了监护人,18万无户籍儿童顺利落户,批评教育失职父母9.1万人。”

黄晓薇指出,特别是在脱贫地区,儿童事业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0~6岁儿童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调查显示,2019年脱贫地区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都下降到《规划》提出的12‰和15‰以下,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脱贫地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规划》目标水平。2019年脱贫地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79.6%,超过了《规划》中75%的目标水平,和全国83.4%的平均水平比较接近。2010年到2018年,农村地区幼儿园总数增加61.6%,其中农村幼儿园占69.8%。

“现在,各县基本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高度重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护工作,有效保障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权益。”黄晓薇说,与此同时,随着广大脱贫地区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拥有了安全的住房、干净的水源、充足的食物,享受到了更好的营养健康、教育学习环境。绝大部分受访家长也都认识到家庭家风家教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家庭对孩子的教养。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有成绩,但同样也有不足。如早期养育公共服务供应不足、学前教育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不够等。”黄晓薇提到,调研发现,目前0~3岁儿童的综合发展迟缓率偏高;3~6岁学前教育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不够,公办园不入村、乡镇民办园收费较高、幼儿园距离远等导致一些低收入家庭儿童无法入园。家庭喂养缺乏科学性,3~6岁儿童吃不健康零食的现象非常普遍。家庭教育存在德育不足、行为失当、资源匮乏等突出问题。0~3岁早期养育公共服务供应不足。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缺乏保障,只有1/4的县设有专项经费,平均为8.8万元,相对县内需要指导的家长规模,经费杯水车薪。

“0~3岁的早期养育阶段和3~6岁的学前教育阶段,也是大脑发育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黄晓薇说,国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而投资儿童早期发展则是最好的人力资本积累。我国脱贫地区0~6岁儿童有1600万人,促进脱贫地区儿童早期发展,不仅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也应该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十四五”时期,加强脱贫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民生工程。为此,全国妇联在提案中建议:

将脱贫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建议将脱贫地区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纳入新一轮乡村振兴计划,适时制定《国家脱贫地区儿童早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落实责任主体,明确资金保障,对规划实施进展和成效进行动态监测评估。

加强脱贫地区儿童营养健康保障。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向前延伸至学前教育阶段,在脱贫地区农村试点实施,做好项目的跟踪评估,根据试点情况调整项目实施范围。

设立支持脱贫地区0~3岁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专项。依托“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采用社区/村中心模式或入户家访模式,为每个家庭提供便捷、持续的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

设立支持脱贫地区村级学前教育发展专项。以往实施的《支持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开展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工作》促进了脱贫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在此基础上可整合各项资金,设立专项,在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中定额集中用于发展脱贫地区村级学前教育,重点增设村级公办园(幼教点),普及脱贫地区农村学前教育。

2021-03-15 奚冬琪 全国妇联建议将脱贫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纳入国家发展规划——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428.html 1 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3,42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