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就业,家国大事

许贵元

3月1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谈到,“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去年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当时很多街面上都见不到行人了,多数店铺都关了,当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大规模的失业。”

但事实证明,在与疫情斗争的实践中,只要保住了企业、稳住了岗位,一复工复市,生意就会旺起来;只要有就业,就会有收入,就可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在这方面,中国做到了。这不是理论意义上夸夸其谈的“大话”,而是在实践中得到了货真价实的“验证”。

去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和干扰,我们面临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有制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但考虑就业是天大的事情,最终还是制定了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就业目标。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只要能够实现9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就有经济的正增长和平稳发展。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们的市场主体表现出坚强的韧性,广大人民共克时艰,最后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全年经济增长2.3%,居民收入相应增长,都好于预期。因此,使全国人民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新期待。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面临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大约1500万到16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和为近两亿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今年确定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在实际执行中还可以更高一点。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众所周知,解决好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而深远。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一是要继续推动“六稳”、落实“六保”,把就业放在首位。落实好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方面的政策举措。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二是让市场唱主角。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要继续推动稳岗增岗,不断拓展就业渠道。三是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扩大物流业、包括网购、快递、农村电商等,带动就业和传统产业发展。四是要适当增加就业补贴。目前全国就业人数已涉及两亿多人。主要是社保补贴要向就业打工者倾斜,完善机制性的管用实用措施,让他们看到实惠、感到温暖。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灵活就业,带动市场繁荣,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2021-03-15 许贵元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431.html 1 就业,家国大事 3,43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