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周刊

扶贫干部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

——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观后

任启亮

几乎是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的同时,由宁敬武导演执导,李学东、宋佳伦、苏丽主演,反映农村脱贫攻坚题材的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在全国公映。这是一部真实记录贫困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过程,真实展示基层扶贫干部不辱使命、顽强奋斗崇高精神品质的故事片。影片感天动地,看后受到一次精神的洗涤和净化。

在全国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有着金融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卢靖生到河南省兰考县挂职第一书记,他主动申请来到黄河边一个最典型的贫困村。一踏上这个叫坝村的土地,迎接他的就是坑洼泥泞的道路,噼里啪啦的麻将声,懒洋洋晒太阳的村民,抵了债的村委会办公室,还有一张张麻木抑或无奈的脸庞。他以饱满的激情、敢闯敢干的勇气,从重新识别贫困户和修路开始了第一书记生涯。他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分析贫困落后的原因,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径;鼓励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大伙致富;与个别精神萎靡的村民促膝谈心,激励他们振作起来;探索蘑菇种植,发展特色产业等。他也与大多数的扶贫干部一样,跑项目、要资金、争取政策。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提出利用小额贷款扶持村民发展的金融扶贫路子,并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得到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为贫困乡村产业发展、彻底摆脱贫困探索出一条新路。为了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他出钱、出力、吃苦、挨骂不说,还宁愿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

在扶贫攻坚的路上,卢靖生并不是孤军奋战。影片以卢靖生的活动为主要线索,形象生动展现了县、乡、村各级干部不辱使命、为贫困村彻底脱贫实现小康的奋斗历程,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基层扶贫干部群像,包括县委副书记范中州、乡党委书记韩素云等。范中州从基层走向县级领导岗位,熟悉这片土地,对老百姓有深厚感情,为改变贫困面貌奋斗过,付出过,也走过弯路,并因用家庭积蓄为村民抵债,导致妻子离他而去,还由于工作忙、压力大,疏于与儿子交流,造成父子之间的情感隔阂。为了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他矢志不移、忘我奋斗,表现出一名共产党人的胸怀和担当。韩素云作为乡党委书记,经常深入贫困村,没日没夜地与村干部和村民摸爬滚打在一起,以致患上大面积胃穿孔,险些丧命。她无暇照顾病中的父亲,正是在她苦口婆心说服鼓励丧失生活勇气、破罐子破摔的徐二奎站起来的时候,接到父亲离世的消息。即便如此,她还是强忍悲痛,激励徐二奎活出一个男人样。

这是一个催人奋进、感人肺腑的基层扶贫干部群体。他们是全党和全国人民脱贫攻坚意志和决心的体现者和践行者;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以及对贫困地区百姓的赤诚大爱。影片中的人物正是全国千千万万扶贫干部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折射出无数基层干部炽热的为民情怀与崇高的思想境界。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无数党员干部的奋斗和牺牲,成就了全国脱贫攻坚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的辉煌。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以扶贫攻坚为背景、表现主旋律的故事片,人物形象是否真实可信,避免脸谱化、表象化、概念化是关键,也是难度所在。《千顷澄碧的时代》成功之处就在于主创人员的团结协作和不懈努力,更在于这支队伍过硬的艺术素养,展示给观众的人物形象是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也是可亲可感、有个性有温度的。因此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看后有两点突出印象。

首先,全国扶贫攻坚的大背景和兰考县黄河边上的一个贫困村,为影片人物活动、性格发展和情节展开营造了一个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使人物活在了这片古老而特殊的土地之上,也扎根于坚实的生活和群众之中。一是在2020年底之前全国实现脱贫目标的大前提下,不能让任何一个村拖后腿,更不会有任何人可以置身局外。无论是第一书记卢靖生,还是乡党委书记韩素云和县委副书记范中州,都想方设法实现坝村脱贫,带领群众奔小康,是他们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因此一场脱贫攻坚战,在他们手上轰轰烈烈打响。实践证明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二是影片把这场战役放在了兰考县古老黄河边的一个贫困村,放在了焦裕禄生前战斗和为之牺牲的这片土地上,放在焦裕禄精神的诞生地。作为焦裕禄精神的传承者和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没有理由不去用全部的激情和拼搏奋斗,去实现老书记的生前愿望,彻底拔掉贫穷的根。是历史的责任和时代的选择,让卢靖生们站在了这个高地,也是焦裕禄精神给予他们滋养、信心和力量。三是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任何一个贫困村都有关于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复杂原因。村民渴望摆脱贫困、追求新生活的美好愿望与切实可行的致富路径和方法的不协调不适应;政策缺失和管理弱化带来的遗留问题;人们短视和盲目造成的半途而废和虎头蛇尾;决策失误给村民带来的利益损失和心理创伤;还有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与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村民的纯朴善良和落后习俗及人性的狭隘和自私,就是当时坝村的现实状况。各种问题、矛盾交织缠绕在一起,构成了卢靖生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活动舞台。他们身在其中,既要适应这个环境,又受制于环境,更重要的还是要创造机会改变环境,引导和带领群众向前走。因此,他们有奋斗和牺牲,有喜悦和烦恼,有成功和失败,最终走出一条扶贫攻坚战役的胜利之路。

环境造就人物。正是党的扶贫攻坚任务的大前提,兰考县的特定背景以及坝村的小环境,成为卢靖生为代表的各级扶贫干部的舞台,使故事情节层层推进,人物活动逐步展开,性格渐渐丰富鲜活起来。

其次,人物形象塑造不是从概念出发,停留在表面化、简单化,而是努力揭示人物的本质特征和性格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和合理性,使人物形象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卢靖生在辩论会侃侃而谈“感谢贫穷”,却主动报名回故乡挂职扶贫,看来有些匪夷所思。原来他是一个被收养的孤儿,深藏在他心中的理念是感恩。他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尤其是委屈和误解的时候,也想过退缩,但最后坚持下来并义无反顾,那是源于他的信念和性格。是他的专业素养和经历与视野,才能提出小额贷款、金融扶贫的思路。他不是完人,也有过低沉和退却,但最终勇敢地站立起来,完成坝村脱贫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人格升华。韩素云作为女儿,对父亲没能尽孝,但她是乡党委书记,肩上担着沉甸甸的责任,忠孝难以两全。她不能忍受徐二奎的懦弱消沉给其两个花季女儿带来伤害,劝说他振作起来直面人生,与其说是作为乡党委书记的责任毋宁说是人性深层的母爱体现。难怪当县委书记在干部大会读徐二奎女儿的信时,韩素云再也止不住泫然流淌的泪水。这里面有欣慰、有喜悦、有委屈,也有对父亲和家人的愧疚。

总之,卢靖生、范中州、韩素云是一组真实可信和血肉丰满的银幕形象,使人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温度,触摸到他们的心跳。他们是全国千千万万基层扶贫干部生动实践的真实写照和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欣赏《千顷澄碧的时代》,在给人力量和激励的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和情感体验。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

2021-03-22 任启亮 ——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观后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855.html 1 扶贫干部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 3,85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