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最美四月天 与布衣相遇

——“不一会”阳春三月湖边云集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田福良 徐金玉

4月的杭州西湖草长莺飞,春花绽放,各色花香浮动,茅家埠码头烟雨蒙蒙、清风徐徐。数十位身着布衣的男女款款走来,相互打着招呼,宛若从民国“穿越”而至,成了沿街与自然相映成趣的一道靓丽风景。

4月24日,“不一会”阳春三月湖边云集活动正在茅家埠的“清溪余韵”花园餐厅举办,来自各地的布衣经销商和嘉宾等上百人齐聚于此,共同感受布衣的魅力。

“‘不一会’是布衣汇的谐音,就是要汇聚一批喜欢传统文化、穿棉麻布衣的人们。在大家眼中,布衣不只是一件衣服,更代表了一种舒适、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照本堂创始人介绍,正因如此,活动在内容设计上也更为轻松自在:小聚,聚一众朋友;小叙,叙一段趣事;小食,食一个时令;小酌,酌一种心情,将传统文化的代表——布衣,与时令元素结合,让朋友们通过美食、美酒、美景的分享和交流,从身到心地感受阳春三月的自然与美好。

而这份美好植根在他心中已有10余年。“2006年,我开始喜欢喝茶,并由此喜欢上了布衣。布衣给我的舒适感,让我的心态变得更加的自由、宁静和平和。人和衣服融合在一起,渐渐地,也有了布衣人自己的韵味。”创始人介绍,“穿上由传统工艺成衣染色而成的布衣,不仅典雅时尚的中国风扑面而来,而且很健康、很环保。尤其到了炎炎夏日,布料的透气性强,毛孔能够自然舒展,人的精神也会非常放松、自在。”

正因如此,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布衣的拥趸。“今年恰好是我们做布衣10周年,人们对于布衣的认知越来越高。就像这次雅集,原本人数限定在50人左右,但大家报名的热情很高涨,最后只好将上限翻了一倍还多。‘不一会’是我们举办活动的专有名字,从2019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13期,一直很受朋友们的欢迎。”他说。

在漫步的嘉宾中,一位身着一袭黑色布衣的男士风度儒雅,如同布衣的形象代言人,成为人们眼中的焦点。“我这身布衣,是民国时代的版型,细看这层黑色上面还增添了暗色系的花纹,低调中又融入了一些现代的时尚元素。”现场嘉宾、浙江省摄影艺术学会理事陈学章笑着说,想到棉麻面料,人们对它的大多数印象或许还停留在粗糙以及黑、白、灰这样的色系上,但实际上,布衣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已经吸收更多的时尚元素,已有更符合大众品位的服装系列。

“棉麻布衣是中式的传统服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陈学章不禁想起2001年在上海举办的APEC峰会,当时20位国家领导人集体亮相,齐刷刷地穿着大红色和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还在社会上引起了穿唐装的风潮。“棉麻布衣同样是传统服装的代表,既能登大雅之堂,出席正式场合,也适合日常穿搭、出门游玩。尤其在紧张的工作后,换上一身布衣,舒适、自在,一如慢下来的节奏和心态。”陈学章笑着说。而和他一样,喜欢传统文化,喜欢舒适自在的人不在少数。

“这次雅集活动就是一场跨界活动,嘉宾们来自音乐、美术、主持、收藏、商业、媒体等不同领域,他们分别用不同的审美视角,感受和交流着布衣的美和文化底蕴。”做视觉影像几十年,陈学章也有感于镜头下布衣中式、自然、大方的美感,半个月前,他身着布衣开始了视频号,已有了近4万的播放量。

“虽然我做的主题是偏情感类的垂直内容,但大家往往都会被这一袭布衣吸引。我也希望通过短视频的传播和应用,让更多的人走近布衣、亲近布衣。布衣不只是小众的人文文化,它是为生活而设计的,值得社会大众共同青睐。”陈学章说。

2021-04-30 田福良 徐金玉 ——“不一会”阳春三月湖边云集活动侧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938.html 1 最美四月天 与布衣相遇 5,93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