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刘佳佳:

愿古琴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本报记者 刘圆圆

在广东汕头龙湖区金砂路上,有一家停云琴社不知不觉中走过了5年光阴。门前过往的行人,会听到袅袅古琴声,也会见到一位经常出入于此的素衣女子,她就是这家琴社社长刘佳佳。这位土生土长的潮汕女子,也是最早将中国古琴推广传播给西方观众的潮籍青年古琴演奏家。

“中国的古琴文化、古琴曲都是时代正能量的表现。”刘佳佳说,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多位古琴艺术家倡导以“艺”抗疫,展现传统艺术中蕴涵的民族精神力量,也正是这一说法的验证。“疫情之下,如何抵御负面情绪的影响,寻求身心宁静,古琴音乐可以带给人一种正能量。”刘佳佳说。

而古琴带给人平静、健康的说法,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刘佳佳自豪地说,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自古便是文人修身养性之器,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便视音乐为药。乐字,古字为‘樂’,上部左右两侧合成‘丝’字,对应人体的心脏,属‘徵’音,是五行中的‘火’。丝制的弦乐能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舒畅,人自然因病愈而喜,即是欢乐。因此,‘乐’字用于形容喜。古人以音乐治病的同时,开始慢慢发现草木植物的五味亦可医疗五脏之疾,于是在‘乐(樂)’字上加个草字头,形成后世沿用至今的‘药(藥)’字。可见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刘佳佳说,阮籍《乐论》中表述:“天下无乐,而欲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平和、哀气不入。”阮籍认为,音乐是使人精神平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于多数人来说,古琴还是非常陌生,甚至是“高冷”的。刘佳佳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古琴艺术‘高雅’而不‘高冷’。古琴过去是王谢侯府的堂前燕,今天我们就要让它飞入寻常百姓家。”也因此,停云琴社倡导“无论有无音乐基础、乐理知识,均可学习;需对古琴有浓厚兴趣,以及持之以恒精神,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使高雅艺术的每一点每一滴在生活中渗透”。成立5年来,近千名古琴爱好者从这里走出,走进古琴的世界。刘佳佳希望,每个喜欢古琴的人在“玩”中轻松学会弹奏古琴,并且通过学习古琴“玩”出人生智慧。

琴社,只是刘佳佳推广古琴文化的一个大本营,许多时间,她更愿意走出潮汕,向更多的人普及和宣传古琴文化。前年,她就曾随老师赴美国举行古琴演奏巡演,受到热烈欢迎。而近日,在云南勐海,她受邀出席了大益正念茶修静修营,并分享了一场关于古琴的讲座。当她开始弹拨几声空弦音时,就有学员反馈,似乎听到了来自大地的声音,浑厚、包容并且充满力量。“这大概就是古琴所具备的疗愈作用,它甚至不需要旋律,仅仅几个单音就可以直击心灵。”刘佳佳笑言,“越来越多的人热爱古琴,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具感召力。”

刘佳佳表示,古琴文化的赓续与绵延,需要不断有人为其注入新的时代意蕴和精神,她希望把古琴艺术这种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到生活当中,通过娴熟的弹奏将美好的信息传递出来,不断推动古琴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

2021-04-30 刘圆圆 刘佳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939.html 1 愿古琴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5,93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