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
本期主持:
王 欢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更优质、更丰富教育资源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政策背景下,2014年以来,北京市启动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改革,通过“学区制改革”“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学校联盟”等一系列措施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在此背景下,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作为优质资源龙头校,携手遂安伯小学、史家实验学校、史家七条小学、史家小学分校、西总布小学,组建了史家教育集团,探索为6个校区的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创新管理理念,让小学办成教师成长的大学
秉承着“把小学办成教师成长的大学”的理念,我们按照“任务驱动、项目推进、伙伴学习、平台集成”的发展思路,将城市和乡村教师的成长相统一,为城乡每一位老师提供体验实践的综合研修情境。项目将城乡教师研修纳入整体管理体系中,建立专门学科研究室,下设领袖教师研究室,致力于让伙伴研修成为标准化、系统化、常态化工作之一,在一种互契互构、互动互促的伙伴学习型组织结构中开展职业研修、体验与职业成长。
教育管理者,要在管理中力求精细化。每学期开学,我们的培训部都会提前对课程进行规划,并在课程上关注老师们的需求,收集学员的培训意向,根据教师的学科需求安排相应课程。
在安排导师的过程中,我们罗列各级骨干教师名单,筛选出教育教学理念新、教科研能力强、教学实践水平高的骨干教师作为导师。为了让老师们对自主课程的内容及操作更清晰,我们为学员老师做自主课程解读,并带着学员动手体验,做好了课前的培训。总之,倡导老师根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途径,用一种研究的态度去推进工作,形成工作思路清晰、操作严谨、策略有效的工作路径。
创新课程理念,让课程更加规范有效
将资源转化为成果,将成果转化为课程,并不断研发新课程,完善课程体系,让课程更加规范有效。经过实践与积累,在课程设置上也不断创新。
我们以集团校、友好校、文化场馆、资源基地、知名企业等为资源,力求拓宽教师视野,打开教育围墙,让老师们在收集资源、整理资源、运用资源中形成课程观,有效实施课程。
我们还特别注意让课程的安排丰富多彩,内容既包括育人理念、品牌特色、课程建设、特色活动,以及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内容。也有老师们信息素养提升的自主课程,还有与导师深入课堂开展研修的伙伴课程,同时还有健康课程、参观学校、博物馆、教育基地等活动。从管理到课堂,校内到校外、从理论到实践,让老师们得到多元的体验,提升视野,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让老师们有了更多的对教育的深入思考。
我们注重课程选择个性化。课程形式包括集中授课、自主选课、伙伴学习。学员们既有固定的集中学习的时间,还有与导师研讨的时间,可以与导师一同开展听课说课等教研活动,还有自主安排的活动空间。老师根据周计划自主选择,形成个性化课表与个性化的学习模式。
而课程的安排则常态化。每周都有固定的课程时间,每天都有不同的课程内容。无论是长期短期的培训,都有常态化的丰富的课程提供。
在此背景下,课程的效果实现了持续化。加强研究乡村教师实际需求,大力扶持乡村教师回到本校后继续深化研究,并成立乡村教师工作室,城市教师作为入室成员延伸研究,充分挖掘乡村学校的“乡土优势”,形成质量提升增长点,完善其“造血”功能。城区老师每周也会根据课程安排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加,在学校内形成互为导师、互相追随、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团队发展态势。
创新评价方式,提高评价质量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为了提高评价质量,我们针对每一个课程、每一种培训都进行成果收集。不但对学员进行评价,对课程数量质量也会进行相应评价,为后续的培训做好准备。
每学期按计划完成培训课程有导师讲座、专题讲座、外聘专家讲座、外出参观考察、自主课程、伙伴学习……从内容、形式、效果、前沿性、发展性多维度进行评价。
学习反馈、微课作品、参观简报、汇报课、课题成果、学习总结等项目不仅进行量的要求,更重质的评价,尤其关注搭在不同平台的交流、展示。另外,通过跟相关学员、相关领导以及相关学校学生进行访谈,进行满意度调查,还要对整个项目进行绩效考评。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10次乡村教师培训任务。在工作中,本着以双方共赢、共同提高的初心,一方面,为城市优秀教师创造和提供更多成长空间和展示平台,让优质资源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为参培老师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乡村教师在体验式培训中得到多元的体验,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创新思维。同时,这种模式也让城乡教师互为资源、互为导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资源的整合与重组,让好教师好教育发挥更大的效应,真正做到共享共赢;让教育增能的半径不断拓展,让社会公平的圆周持续扩大,为教育均衡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