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在线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路径

韩平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满足人民群众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提高我国义务教育整体质量水平的根本举措。新时代,我们必须正视问题、立足长远、合理布局、加大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充足保障。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保障教育的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要健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机制,把义务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学校建设、财政拨款、教师、设备等教育资源配置要向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倾斜。要加大对欠发达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省市级政府财政政策,增强欠发达县政府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支持欠发达县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缩小区域内县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在县域内实现的基础上,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推动更大范围的优质均衡。一是地方要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要加强对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贯彻执行国家与省、市人民政府有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类政策的督导,确保不折不扣落实。二是要统筹考虑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工作的衔接,做好城乡学校优质均衡。要结合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趋势、生育政策变化等因素,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与建设,构建学校布局规划动态调整机制,精准谋划。三是要加强省域、市域内各县间的教育协作,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发挥“互联网+”等技术优势,实现办学水平的整体全面提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一是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立足现实需求,完善职前职后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加大美育、劳动教育教师培养,提升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破解教师交流轮岗管理体制机制上的阻碍,完善“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构建有吸引力的教师流动激励机制。通过多种交流轮岗形式,推动优秀校长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序流动,缩小城乡、校际教师队伍水平差距,逐步实现县域内教师资源的城乡与校际均衡配置。三是要优化艰苦边远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与职业发展政策,吸引年轻人与优秀教师“下得去”,并不断完善乡村教师专业支持与发展体系,给予各方面更多支持,实现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

深化教育改革,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宗旨是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公平地接受高质量教育、实现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一要完善评价制度,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按中共中央要求改革地方党委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学校评价、改革教师评价、改革学生评价。二是严格落实并完善“公民同招”等招生政策,严禁变相“掐尖”。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政策,确保名额分配比例,并不断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升入优质高中比例。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核心素养为突破口,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不断加大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力度,适应学生的个体特征与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2021-06-09 韩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813.html 1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路径 7,81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