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周刊

冯友兰与联大校歌

沈治鹏

1980年4月,清华校友举行西南联大校庆纪念会时,大家合唱校歌后,对此歌歌词作者为谁发生了争议。据《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记载,歌词系罗庸所作。但有人去问冯友兰,冯说是他作的。冯在1981年《三松堂自序》的附记中写道:“按说现在我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因为1938年联大制定校歌、校训的时候,设了一个委员会主持其事。我是五个委员之一,并且是主席。现在其他四个人,闻一多、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都不在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并且还没有失去记忆力。”

联大常委会和师资队伍都是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人员组成的,尤其以清华、北大人员居多,各项工作的推动都有赖于三校人员,特别有赖于清华、北大两校人员的团结合作。校歌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即纯出自清华、北大。1946年建立联大纪念碑,署名为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也照顾了清华、北大两校。罗庸是北大班底,编写校歌时是联大中文系教授。冯友兰属清华班底,当时是联大文学院长。而为校歌谱曲的张清常1937年毕业于清华研究院中文系,也属清华班底。仅从避免有单方面唱独角戏之嫌考虑,歌词由清华的人署名已经不妥,何况罗庸为校歌拟好歌词的消息已先入为主地在联大传开,常委会以冯作取而代之,对罗庸的名声及罗、冯间的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不能不有所顾忌。因此,常委会在安排变更歌词的过程中必然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在作出最后决议并对外公布时,宣称歌词为校歌校训委员会拟定,而不说谁是歌词歌曲的作者,应属情理中事。

歌词为冯友兰所作,还可以冯所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所附碑铭为旁证。与联大校歌歌词对照,碑铭的立意遣词均极为近似,风格相同,显然出于同一手笔。

此事本应由罗庸出面澄清,但罗在联大复员后未回北大,而是随联大师范学院改组为昆明师范学院留在了昆明,担任该院国文系教授兼主任,并于1950年病故。冯友兰则一直对此保持沉默,直到41年后才在被动问及时说明自己才是歌词的作者。

2021-06-17 沈治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8169.html 1 冯友兰与联大校歌 8,16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