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华夏周末

百年华诞绘河山

——“建党一百周年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陕晋调研采风

黄河壶口瀑布归来得此图 刘广 作

刘广

萤火汇聚星河,暗夜绽放光芒,从红船到巨轮,未来光明领航。

百年风华,筚路蓝缕,中华民族历经无数苦难与辉煌,让中华儿女有了自己顶天立地的模样,没有一个中国人不为之自豪和骄傲。

历史铭记,世界惊叹,生生不息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践行初心使命,用不懈奋斗撰写东方传奇,14亿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

5月21日至29日,全国政协书画室调研组就“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赴陕西、山西调研,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成果。在延安枣园、杨家岭、宝塔山、壶口瀑布采风写生,在枣园革命旧址《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晋西革命纪念馆等地,通过深入革命老区实地学习,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并与当地脱贫攻坚先进模范、老红军、老党员和农民代表交流,从“一道土坡、一孔黑窑、一张土炕、一扇破窗”的落后困苦到搬迁至红砖青瓦新居生活的喜悦,从“一头耕牛、二亩薄田、三餐不继、四季缺衣”为生计苦恼的无奈到致富产业全覆盖,从“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不见钱”的穷境到“路旁有花香,家中有饭香”的喜悦,脱贫攻坚让黄河畔的老百姓实现了旧貌换新颜、脱贫到富裕的华丽“蝶变”,他们脸上的笑容感染着手中的画笔。我想,跃然纸上的黄河流域壮美景象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场景必然生动。

看黄河、画黄河、颂黄河,黄河母亲有无尽的故事与传说,“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构成了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奔腾的黄河水清澈到可以看见每个翻滚的浪花,让每一次落笔都心潮澎湃,似乎承载勾勒的不只是一张张宣纸,上面广袤富饶、上面美好无边,那是我们的祖国,那是我们的家园,那是我们的母亲,那是春天生机勃勃、夏天莺歌燕舞、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的绿水青山。

入眼处,是真正的绿水青山,清澈蜿蜒、奔流不息,自走出青藏高原汇入渤海,九曲十八弯,在晋陕峡谷形成了神奇壮美的黄河百里画廊;遥想壶口瀑布这一黄河孕育出的天下奇观,当年的晋陕峡谷荒山秃岭、黄土飞扬,山势陡峭、土壤贫瘠,虽在黄河之畔,却极度干旱,让人“望河兴叹”,如今,黄河沿岸致富路、旅游路、生态路,路路皆通;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无人愿离故土;生态环境改善了,连野生及珍稀动物数量都大幅增长及再现,旅游环境从根本得到提升,而奔腾的黄河水自此融入平缓的关中平原,再东入中原腹地,流经九省,一路青山葱郁,一路清澈如碧,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黄河作为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的母亲河,见证着中华民族从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一路走向了现代化强国,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深入贯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文艺工作者初心,用书画作品凝聚“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大计”的共识,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崇高使命,充分发挥书画艺术在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河山必定大美如画;

14亿中国人努力迈进新征程,奋斗方能开创未来。

我们党的100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100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100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100年。

一如想起延安,脑海里总能浮现出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犹如亲身经历,犹如时光倒转,一帧帧画面定格成永恒变成永远,一幅幅红色作品作为民族精神世代流传,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滋生隔膜,亦不会因受众层面的差异而产生疏离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检验。

同样的节气、同一个地点,思绪重温1942年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与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相呼应,再读两次重要讲话,感受最深的是79年前毛泽东对于“新的时代”与“新的群众”之间辩证关系的阐述,奠定了党的文艺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基础。

一个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一个民族的复兴,关键在精神,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的十二字箴言指明党员干部对广大人民群众应有的姿态和情怀,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穿越历史的长河,振聋发聩的自省与追问,镌刻在人民血脉中的信仰,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在精神上立起来,这种精神上自强不息的力量成长才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

如今,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了“十三五”规划,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让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感到振奋。我也将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展示精耕细作、薪火相传的精神风貌,切实担负起时代画像者的责任,感受气韵,体悟精神,记录好五千年生生不息、血脉共生的中国大好河山,以文化自信浚理想之源、固信念之基,养浩然正气,强立身之本,画时代之美,创作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艺术精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丰富的营养源。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作为文艺工作者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过前人的接力棒,跑好下一段新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精品奉献人民,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用明德引领风尚,亲身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巨变。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

2021-07-10 刘广 ——“建党一百周年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陕晋调研采风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9233.html 1 百年华诞绘河山 9,23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