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校园里的爱心茶室

本报实习生 孟磊

“32号的白桃乌龙麻烦快一点!那位同学要去上课了!”

“奶茶需要再做一批!”

店长窦健禹催促着“店员们”,忙碌的身影穿梭而过。

这是一家开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茶室,从店长到店员,都是学生,服务的也是校园中的学生。而且,这里也已成为该校学生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中必经的打卡点。而茶室建设的初衷,是为给酒店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创造一个锻炼职业技能的机会,以及为校园推广以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一个落脚点。

现任店长窦健禹刚刚“走马上任”不久,他是一位大三的学生。他坦言,之前,对茶并不熟悉,更说不上喜欢,“甚至总感觉茶有点苦”。

事实上,茶室运营之初,这是普遍的瓶颈。虽说中国是茶的故乡,但我国当代大学生了解茶、热爱茶的并不多。“我们发现只单纯卖传统的茶,受众面很窄,大学生起初不太容易接受。为了改变现状,茶室开始和学校中的茶艺社团进行合作,并把重心移到了调配茶上。”窦健禹说。

茶室的第一次手作奶茶上了实验桌。“为了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奶茶,我们选用红茶作为茶基,用鲜奶进行调配,没想到在校园内一炮打响,广受好评。我们再接再厉,今年年初引进了白桃乌龙等多种调配茶,均得到较高的认可度。调配茶的口味非常丰富、细腻,有花香、果香、蜜香,对于不少没有喝茶习惯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被接受。”在几次大胆的创新尝试中,“店员们”对茶也有了更新的触动和理解。

“茶文化不应该一成不变,创新会给茶文化带来新的生机,让年轻人也爱上喝茶。”窦健禹说。不知不觉间,他这个茶叶“小白”也渐渐有了喝茶的习惯。闲暇时,窦健禹会为自己做一杯冰柠檬红茶,以红茶为基底,加入柠檬和蜂蜜调味,最后加冰制作完成,简单美味又健康,它也是店里销量最高的饮品之一。

这间茶室还有一个独特的属性——爱心。原来,茶室的全部收入都将转交给大益爱心基金,同时由基金会提供茶室经营所需要的茶叶。

“现在,大益爱心茶室的主营业务已从传统茶到调配茶,再到夏日清凉茶饮等一应俱全,下课喝一杯茶也成了不少二外学生的日常习惯。”窦健禹说,大益爱心茶室用这种在产品上创新的方式,将茶文化带进大学生的视野,让古老的茶文化在青年人的生活中变得触手可及。

2021-08-06 孟磊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0655.html 1 校园里的爱心茶室 10,65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