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一滴墨 万里香

小朋友在一得阁体验制墨技艺

本报实习生 陈建璋

炭黑磨细,加入材料,兑上胶液,再次加入材料。充分搅拌后倒入三辊机里,不多时,滴滴浓稠黑亮的墨汁伴随着一股芳香扑鼻的味道缓缓流出。

“这是一滴传承了156年的墨汁。这100多年来,它占据着中国墨界半壁江山。”近日,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长阳分厂制作车间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该厂厂长魏光耀自豪地说道。而让魏光耀更为自豪的是,如今,这滴墨汁的工艺依然在匠人的手中传承与创新着。

老手艺结合新工艺

几口深不见底的大锅、六座整齐摆放的三辊机,旁边一排两米深的池子里蓄满了上周做出来的墨汁。工人们将调配好的原材料一铲一铲地放入三辊机中,细细研磨下,滴滴黑亮的墨汁便缓缓流入桶中。随后,每天生产出的上万瓶墨汁发往全国各地。

用电动三辊机代替传统手工研墨,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机械化的生产在大幅提高效率的同时,墨汁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这不禁令人好奇,墨汁制作的所有环节都可以用现代化器械完成吗?那还需要制作技艺传承人吗?

魏光耀一语道破:“其实并不完全是机械化生产。制墨每一个环节,依然要由一位传承人负责。拿熬胶来说,工作时师傅们往往拉一勺出来,只需要看颜色就能知道锅炉内的温度和胶的比例,然后进行调整。不同材料的配比也各有讲究,这些都是器械替代不了的。”

墨汁的配比则更有讲究。“为了适应不同季节、地区温湿度的差异,我们也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像南方相对潮湿一些,我们就会将胶的比例调小,以保证墨汁的品质。”魏光耀说,甚至还有私人定制款,“有位画国画的老先生,希望墨汁的颜色更能展现出他心中‘苍劲豪迈’的感觉,我们就按他的要求重新配比,为他量身定制了一款。”

老字号注重真品质

在平整的桌面上,魏光耀提笔携墨略过纸面,所到之处墨迹饱满殷实、层次分明,几笔下来,浓淡相宜的兰花盛开在铺开的宣纸上,庄严中又透出几分生动。画毕,他说:“墨,颜色最深,但却最干净。制墨时所用的都是名贵药材,老字号的传承最注重品质。”

据记载,清末创始人谢崧岱辞世后,他的子女为了躲避战乱,便将这份由父亲打造的产业托付给了其弟子徐洁滨,后来,一得阁也一直沿用师徒制传承。

“徒弟做事师父会在一旁看,通过考验才有资格学本事。像老厂长张英勤,1943年在广安门大街外烧松烟,每天都灰头土脸地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再加上眼里有活会来事,长此以往才得到师父的青睐。”魏光耀说,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传承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能吃苦、人品好、有担当”依然是成为传承人的重要标准。

“老墨汁”撞上“新生代”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孩子也愿意走进一得阁了解墨汁文化。

“这个墨怎么这么香啊?”

“这个墨汁是甜的吗?”

“制墨用的冰糖能吃吗?”

来参观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问着,魏光耀一一耐心解答着。他说,随着一得阁不断深入课堂,墨汁文化也渐渐走进“新生代”的世界里。

在一得阁制墨体验工坊,磨细的墨粉、药材和熬好的胶等原材料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桌子上,按比例兑进量杯,搅拌后再倒入电磨,细腻的墨汁便沿着磨盘两侧缓缓流出。

“这里是简化版的‘工厂’,在动手尝试的实验里,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制作过程的妙趣和墨汁背后的故事。不光是中小学生,许多大学生也感兴趣。”魏光耀介绍,尤其令他欣慰的是,传统文化背后的故事很吸引年轻人。

“一得阁墨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有太多值得讲述的人与事,会让年轻人深受启发。同时,其匠心传承100多年的历史,也为他们带来价值认同和精神洗礼。向社会传播以墨汁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一代非遗传承人的使命和责任。”魏光耀说。

2021-08-13 陈建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1011.html 1 一滴墨 万里香 11,01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