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光 桂埔芳
饮早茶、午茶、夜茶,是广府文化的一大特色。广东茶楼饭店一日三道茶市、饭市叠连不断,而潮汕大地茶风更盛,处处洋溢着品饮工夫茶的人文景观。广东省人均茶叶消费量排全国之首,潮汕地区人均消费茶叶量更是位居广东各城市之首。
在潮州有“城茶”“闲间”之说。何谓“城茶”?《广东茶道》记述:“城茶这个说法,至少在经历过民国的人们当中,应该是一种流行的说法。”
历史上,宋代潮州府辖地的饶平县凤凰山区已产茶。凤凰茶区距离潮州城府遥远,凤凰山茶叶稀少,被朝廷官吏视为珍品收入城内。潮州府每年必须进贡朝廷凤凰芽茶和叶茶。稀缺珍贵的凤凰乌崇高山茶叶被城内商家精制加工后贩卖交易,“城茶”雏形由此萌生。
“城茶”是潮州茶在特定时期与区域的叫法,是潮州城内茶行、作坊将初制毛茶自行再加工后的成品茶,是居住在城墙之外的人家对于城内经营的茶叶的总称。
“城茶”,也曾经是潮州工夫茶的雅称。据潮州地方文献记载,“工夫茶”一词出现于清代中后期嘉庆年间。当时从汕头通往潮州的韩江上,运输工具是一种木篷船,乘船行程中,船家在船里头泡茶,达官贵人、文人学士喝着工夫茶,听疍家(船家)女唱疍歌。喝工夫茶是当地的民风民俗,讲究冲泡工具和操作技艺,是一种待客礼仪。
“闲间”则是潮汕地区百姓闲时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的场所,没有固定的形式,也不讲究排场,不收取进场费,分布于农村或城市之中。对于现在的茶室或茶馆,过去的“闲间”更能体现随意、亲民、真诚。人们在喝茶时交流信息、自娱自乐、传递友善。“闲间”的主人通常是热心助人并受众人敬重、信服的人。人们喜欢去“闲间”,不仅因为在那里可以“噌茶”“呷茶”、交流信息,“闲间”喝茶更似一种精神寄托,是闲时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潮州城年逾九旬的邢锡铭说:“‘闲间’总是与潮州工夫茶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工夫茶,‘闲间’很难存在;没有‘闲间’,工夫茶在民间的意义就黯然失色。”
正如他所言,无论是“城茶”,还是“闲间”,都清晰地佐证了一点,工夫茶早已是潮汕民间最具特色的人文符号。
走进潮汕地区,随处可感受到浓厚的茶风,从乡村到城市,从百姓起居到公众场所,从5岁孩童到高寿老人,人人擅饮工夫茶。许多异地游者或商人进入潮汕地区后,常被隔三岔五围坐一起品工夫茶的人文景观所吸引,驻足者可随意融入,席地而坐,加入泡茶饮茶之列。他们很自然地受茶香情浓的氛围感染,品啜一口浓郁的工夫茶,味沁喉舌半天爽。
每每这时,人们忘记了年龄、忘记了身份,不分彼此,以茶聚友。类似这种品茶一隅,在潮汕人集居的地方已是司空见惯。只要客人入座,必是泡茶不停、品茶不断。
潮汕人无论离乡多远,总是保存着讲家乡话、喝工夫茶的习俗。在浓茶细语之中,乡茗、乡音、乡情是那样的舒心、亲切、熟悉,每日不可遗缺。潮汕地方民间文学将品饮工夫茶的精髓概括为“和、爱、精、洁、思”五个字。潮汕工夫茶道营造出和谐、洁净的舒适气氛,表现出以茶敬客、充满爱心的诚意;精美的茶具和精心的冲泡工夫展示出从容不迫、高雅大气的美德;品茗者得浓茶启智益思,身心愉悦,恬静自在。人们常说,潮汕人很团结,潮汕女人特贤惠,这或许来自承传、陶冶工夫茶“和”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