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沈德咏常委的发言:

深入把握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新要求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赋予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新内涵:一是基础更牢,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二是领域更广,既包括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方面的“平安”,又包括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网络、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平安”,是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平安”;三是目标更高,目标是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的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四是要求更严,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中共十八大以来,平安中国建设成效显著,但是与“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新内涵新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为此,建议:

一、把握理念思路

树立系统思维,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大平安”理念,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树立辩证思维,正确处理防范与治理的关系。实现平安,要在治理,重在预防。树立底线思维,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要贯彻底线思维,迅速及时决策,危急关头必须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二、完善体制机制

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平安中国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守护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平安建设领导(协调)小组的统筹谋划、协调推动、督办落实、考评激励等职能作用。各有关单位都要落实好本领域本系统本行业的平安建设任务。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形成社会合力。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政社互动、专群齐动机制,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设新格局。

三、创新方式方法

坚持群众路线。总结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经验,为群众参与平安建设提供更多渠道、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条件。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促进平安建设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科学化。提升法治保障水平。坚持平安中国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大平安建设领域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工作力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08-31 沈德咏常委的发言: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1918.html 1 深入把握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新要求 11,91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