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舒晓琴常委的发言: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干预体系 防范化解个人极端风险

近年来,个人极端事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无差别伤害暴力性强;二是具有个体性、偶发性、隐秘性,预防难度很大;三是社会关注度极高。个人极端事件的产生既与社会矛盾多发、社会中不良因素相关,也与当事人心理问题有很大关系。因一些偶然细微因素引爆的极端行为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风险之一。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就“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战略部署。建议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预警干预机制,进一步织密社会安全防护网,最大限度防范减少个人极端事件发生,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一是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强弱势群体保障,不断增强群众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民主法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获得感,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优势互补作用,对舆论中各种思潮、模糊认识、社会情绪及社会热点进行有效阐释、引导和疏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培育和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社会舆情引导和管控,正确引导公众认知。

二是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鼓励综合医院普遍开设心理医学科,从技术手段、药品研发、医务人员等方面全面提升心理疾病临床诊疗能力。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建设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队伍,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打造社会心理服务多元格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普法教育,在大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鼓励乡村、社区、校园、单位设立心理咨询室,构建政府、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支持体系。开通简便易记的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手段,为有需求人群提供心理疏导等服务。

三是完善心理问题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心理预警干预机制,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学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互联网大数据等途径,提高社会心理排查预警、危机干预能力。对重点人群梳理排查,及时发现预警信号,加强人文关怀和跟踪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将需要心理干预人员“转诊”至专业机构,对心理障碍高危人员和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实行分级分类管控矫治,做到防患于未然。

2021-08-31 舒晓琴常委的发言: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1923.html 1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干预体系 防范化解个人极端风险 11,92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