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浪
1937年,19岁的吴祖光在国立戏剧学校任校长秘书兼教员。一天,他收到父亲来信,随信附一本《东北抗日义勇军烈士苗可秀传略》。父亲让他考虑用这份素材写一个话剧。
费时四个月,吴祖光写出一个四幕剧。因苗可秀最后被俘于凤城县,当地人称凤凰城,便借作剧名。他把《凤凰城》交给同校任教的曹禺。曹禺看后很高兴,说这是一部好戏,立即让校友剧团抓紧研究和排演这个剧本。
《凤凰城》于1938年秋在重庆国泰大戏院首演,正好两个剧中人来到重庆。一个是王卓然,苗可秀母校东北大学的校长。另一个是赵侗,苗可秀牺牲后继任的东北青年铁血军司令。两个剧中人都参加了首演式,演出十分轰动。后来,《凤凰城》成为抗战时期演出场次最多的戏,演遍全国及东南亚未被日寇侵略的地区。
1939年1月,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在重庆出版了《凤凰城》初版本。
有人曾向吴祖光请教,何以年纪轻轻就能写出《凤凰城》,取得巨大成功?吴祖光很谦虚,答道:“我的总结就是四个字:投机取巧。”他进而解释说,投机,投全民抗战之机;取巧,取当时剧作家们还未及写出抗战题材剧目之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戏剧出版社的编辑陈北鸥多次拜访吴祖光,希望再版《凤凰城》,他都拒绝了。他说,“这个剧本写得太幼稚,今天一看会教我感到脸红耳赤。譬如剧中苗可秀别家出征总带着义仆张生,直到他殉国死难,完全是旧戏里公子随身的书童那样的主仆关系……现在连我自己也看不下去。”
正是源于这种对自己创作谦虚和认真执着的精神,继《凤凰城》后,吴祖光又写出了《正气歌》《风雪夜归人》《牛郎织女》《林冲夜奔》等诸多名剧,为我国现代戏剧史留下了丰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