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
2005年,我走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迄今已有17年。回想初进学校的日子,也不过是一眨眼的工夫。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自己曾经每周20多课时授课。只为了一种责任感,自觉担负更多的教学任务;也为了一种使命感,在一门一门不同专业课程的带教中,去更快更好地熟悉、掌握传播学专业不同的专业面向。曾经有一段时间,披星戴月地早早出门、很晚到家,总要偷一点在公交车、地铁上的时间打会儿瞌睡。那样的辛苦,那样的坚持,今天想来,依然历历在目。
作为教师,永远都没有准备好了的时候。这十几年的记忆不是在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路上,就是在进修新技能的途中。或者是挑灯夜读,一本一本书去学,一个一个科研项目去做,一篇一篇研究论文去写。如果说,在专业课程的更多承担中,我教完了图书策划,教电视策划,教完了媒介策划,教媒体运营,只是总是在不断翻新;在面向社会、行业的变化中,我还需要不断接受新理念、掌握新技能、研究新问题。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内涵、外延的变化,决定了我们作为传播学专业教师的始终向新;媒体技术的不断翻新,决定了我们教学中需要不断引进、融入新的专业内容和新的教学实践方式;传播行业的飞速变迁,要求我们研究对象、学术理论加快更新。
以上,或许还不过是应高校教师的职业要求完成的传播学专业教师工作职责、任务,并在其间,始终以学习、补充、成长的姿态,站在教师的岗位上。而回头看自己17年的为人师表,对照“大先生”的要求,我着力作出努力:
以德,身体力行。对于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人正、有德是第一位的。因为面对的都是成长中的大学生,他们还将在对外界的模仿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在依据周围的环境,学习对社会生活中人与事的应对;还在找寻、跟随榜样中,努力长成“榜样”的样子。老师常常或因朝夕相处,或因知识渊博,或因教师本身的职业角色与威严,形成更具心理权威性的对学生的影响、带领。有样学样,老师的德,透过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所以,干净、纯粹,以赤子之心、行阳光之为,以正直担当、作贡献之事。这么多年来,不仅是内心的持守,也将其融入言行之中。
以心,热爱学生。学生就是一个个即将走向社会、正处在人生成长过渡期的孩子,需要老师的倾力,更需要老师的倾情。虽然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不如中小学那样,需师生能够时时相处。但我坚持认为,给心予学生,不仅是职业使然,更是为师应然,还是为人自然。有情、有心的师生关系,才真诚,才到位,才是应有之态,也才能给到大学阶段的学生们,有爱的成长润泽。所以,对于学生,允许学生拒纳,不允许自己冷漠,更不允许虚情假意,希望每次和学生相处,即有真情灌注。这是我对自己做老师的自觉,也是基于我做人的本色。
以给予,助苗成才。大学生有成才的要求,这是显著不同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成长任务。作为专业教师,对此应该有自觉和作为。对于我来说,我始终觉得必须在大学期间,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专业素质、能力的奠基、培育,每一位专业老师,应以无私、全力的给予,达成对学生成才的引导、支持。
围绕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培育,17年来,我尤其关注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综合能力培养。为此,和同事们一起,创建、打造了学生专业实践“金驼”品牌。在“金驼”学生实践系列活动中,共开展“金驼杯”传媒技能综合展示活动11年,“金驼微影视节”三届;同时还有学生新媒体平台“金驼网”“金驼微影视节公众号”等。15年来推进“金驼”品牌系列学生实践活动、平台的打造、建设,是基于社会、行业的变化,根据人才培育新要求,兼容最大的产、学、研力量,不断创新、壮大的。我们探索、形成一个“环境拟真、业务模真、项目实战,培育复合型、应用型传媒经管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果两次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二等奖。其间,面对过无数的困难,也经历不同的声音责难,付出人、财、物的支持,也熬过心理上的不适。但我始终认为,传播学专业人才,是需要专业综合创新能力的。为此,得到相关领导和各方面的支持,凡学生成才需要的,我们就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义无反顾地给,并努力给到位。
在本职工作岗位之外,作为一名来自高等教育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我也要求自己更多一份大自觉和大担当。站位国之大者,要努力将党的声音、国家的要求,融入所有教育内容和育人环节中。比如,“金驼”品牌学生系列实践活动,始终贯穿着正能量的主题和内容要求,融思想引领于专业实践教育。在通过专业实践教育,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综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实际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这也实现了自己在更高站位上对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正面带动。我想,继续不断对标党和国家的需要,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要求自己;继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通过言传身教,在教给大学生专业知识之外,以自己做人的品格、德行,为学生成才、成长,起到正确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成为“大先生”。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北京市丰台区知联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