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与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我们学习了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与阐释工作”。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回顾多年来我们执着于“拉长”中国古史的阐释,感受自然尤深,而今更感任重道远。
早在1921年初,胡适先生就提出,“将来等到金石学、考古学发达上了科学轨道以后,然后用地底下掘出的史料,慢慢地拉长东周以前的古史。”随着中国考古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记忆遗产甲骨文研究的推进,重建中国古史信度的条件大备。30多年前我著述《夏商社会生活史》,到2018年又推出《夏商风俗》,主要是厘析甲骨文等文献史料及包括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洹北商城、殷墟遗址等考古发掘成果的第一手材料,全方位、多视角勾勒距今4000年到3000年间复杂纷纭、生动具象的夏商社会生活景致,探索中华思想之渊薮与传统文化基因之发轫。10多年前我主持完成断代史著11卷本《商代史》的著述,也仍是以现代历史意识和史学认知,不泥古、不执今、不媚俗,从甲骨学、考古学与历史学层面拨正视听,廓清“伪史”系统的混沌迷蒙,支撑起阐释商史的未知本源,增强商史信度,丰富商史内涵,活化商史场景,“拉长”了上古史年代的延伸轴线。
近10多年来,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方面,我们先后整理出版了海内外13宗13部近万片甲骨文著录新书。现在正继续从事于落实甲骨文抢救性保护措施,加速推动山东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藏12200多片甲骨文的专业整理、科学研究和著录,继续研究甲骨文揭示的历史思想与文化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还与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实施甲骨文数字化、智能化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的研发,合力构建聚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甲骨文知识服务网站为一体的“殷契文渊”大数据信息处理平台。我们又继续有序推进甲骨文三维建模数据库建设,以及甲骨文契刻工艺三维微痕观察及文化内涵研究,提取与保护甲骨文物的各种本源性信息。未来若干年还将结合“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结合全国甲骨藏品全息性整理著录的愿景,整合郑州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河南省有关高校与文博考古单位的研究力量,文理结合、打破界际,多学科、多部门开放式协同工作,在坚持以大小项目带动下,传承旧学、开拓新知、铸魂育人,出学术精品、塑新型人才,打造和历练一支稳定的具备甲骨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博文物保护、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知识实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在甲骨文研究领域,如下课题可有序引领:计算器人工智能深度识别甲骨文关键技术研发、甲骨文献大数据信息处理平台建设、甲骨文三维数据建模档案建设、甲骨文与殷墟考古研究、甲骨文与殷墟布局研究、甲骨契刻工具研究、甲骨卜辞组类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甲骨钻凿形态与卜法研究、甲骨材质及缀合研析、甲骨已识未识字整理与研究、甲骨多形字共时异时应用形态考察、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甲骨文例研究、甲骨文词汇语言语法研究、甲骨文地名与地理地望研究、甲骨文中殷商王权及国家管理研究、甲骨文中的殷商官制研究、甲骨文中的殷商军制研究、甲骨文殷商礼制研究、甲骨文宗教祭祀研究、甲骨文反映的殷商社会思想探索、西周甲骨文研究、商周甲骨文的“地方”属性研究,等等。
在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与研究120周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等重要指示思想指引下,我们要认准方向、静心净气,守着学术良知、底线和科学精神,排除干扰,开辟文理结合、多部门协同攻关的新路径,重视传统甲骨文整理研究方法的传承与创新开拓,探索多元化、多视野的学术研究理论、方案与方法,突出甲骨文整理的标准化与研究体系的完善性,展示甲骨学科的专门性与专业性特色,把握好甲骨文与考古成果的历史学阐释与活化利用。清王夫之云:“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学者贵有真性情,事业未竟,唯重在新时代的学术生态中知深致旨。
(作者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文学院讲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