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坤明
儿童健康成长是家庭和民族的希望,然而青少年儿童自杀的新闻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些儿童杀人案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从时间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想看到的事实:这样的悲剧由来已久,并且还在不断发生。我们在震惊哀叹之余,一直在试图寻找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原因让本应无忧无虑的儿童放弃生命?天真烂漫的儿童为何成了杀人恶魔?对于儿童生命伤害事件,教育到底应该并且能做些什么呢?
其实我国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从来没有停止过。上海新亚书店195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教育图”中,有两张关于“生死”的图片生动直观地讲述了关于“生”和“死”的问题。(见下图)而早在21世纪初,为了应对儿童自杀等生命伤害行为,生命教育在我国兴起后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并于2010年上升至国家层面。经过20余年的发展,生命教育空前繁荣,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计其数。然而儿童生命伤害事件仍然时有耳闻,似乎生命教育并未真正让所有儿童珍爱生命。
生死教育本身归属于生命教育,但由于我国严重的死亡避讳传统,作为生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死教育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使得生命教育“纯粹”地“只谈生命而自动过滤死亡”。北师大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曹专教授提出,“不建议在中小学过度进行死亡教育……”因为中小学生是蓬勃、阳光、充满朝气的,误导学生的死亡教育还不如没有。曹专教授的观点不无道理,不科学的死亡教育确实有可能误导儿童导致负面效应。但这并不代表儿童不需要死亡教育。同时“死亡是阴暗的、负面的,不应在中小学校园开展”这一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生命教育研究者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也正因如此,多数学校只愿意开展生命教育,却不愿意给生死教育一个发展空间。不止一位中小学校长和我说过,“讲生命教育可以,死亡教育太负面,要多向学生讲积极正面的东西。”作为一名儿童死亡教育的研究者,我的思考是:对生死教育持谨慎态度并没有错,但如果认为死亡教育是阴暗的、负面的,并且因为教师不会讲死亡就拒生死教育于校园之外是不理性、不客观的,或者说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2002年,《中国教育报》就发表了题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关于青少年轻生现象的调查与思考”,呼吁我国青少年亟待普及死亡教育,并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死亡教育真的能走进课堂;到了2016年《中国妇女报》仍在不懈地发出“死亡教育何时能成人生必修课?”“从学生时段起,死亡教育就该引起重视”的呼吁。
可喜的是,2020年5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有委员“新冠肺炎疫情后加强全社会生死教育”的提案得到了教育部的正式回复。回复中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全社会的生死教育,注重把生死教育与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提到“把生死教育融入课堂教育教学”。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要求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求学生“认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回复中对生死教育给予肯定,并表示会进一步加强。
鉴于此,一方面我们应当采取一些可行的预防措施来防范儿童生命伤害行为的发生。首先,可以探讨在中小学校园安装防跳网的可行性;其次,加大“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政策的落实力度,真正减轻儿童的学业压力,严防儿童手机和网络游戏成瘾等;第三,建立儿童自杀(伤)和杀(伤)害他人数据库,使儿童青少年自杀死亡、自杀未遂、杀(伤)人等数据信息通过一定方式有序合法公布,使之成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职责义务;第四,修订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为预防儿童生命伤害行为的发生奠定基础。此前一直呼吁刑责年龄降低的提案已经落地。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相信这对于那些认为自己有“杀人护身符”的儿童具有较大威慑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大力推进生死教育进校园,充分发挥生死教育在预防儿童生命伤害行为中的功能与积极作用。生死本为一体两面,脱离死亡的生命教育是瘸腿的教育,不讲死亡的生命教育无异于掩耳盗铃。就预防儿童生命伤害行为来讲,生死教育更鲜活,效果更佳。首先,生死教育可以帮助儿童从认识生死一体两面的反面——死亡出发,让儿童对生命的理解更完整,使得儿童能够真正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减少自杀(伤)和杀(伤)人等生命伤害行为,帮助儿童形成科学的死亡观,从而珍爱自我和他人的生命。其次生死教育能动之儿童以“死生”之情,帮助儿童正确理解与合理管控与生死攸关的不良情绪情感,修炼平和平静的心态,避免过分冲动,从而消解引发自杀(伤)和杀(伤)人的情绪情感因素。第三,通过引导儿童公开谈论生死、思考生死,进行生死攸关的行为习惯锻炼,能够直接指导儿童的生命实践,减少生命伤害行为。最后,通过升华儿童以“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追寻与实现”,引导儿童追寻和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帮助儿童实现对死亡和自我的超越,以高峰体验避免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虚无,防范“空心病”的发生,帮助儿童建立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四维的健康观,达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完满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生死教育虽然步履维艰,可喜的是有识之士纷纷出言献策,希望在后疫情时代,能够让生死教育真正走进中小学校园,着力促使生死教育与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融合,配合“双减”和“五管”等政策,共同熬制一剂减少儿童生命伤害行为的良药,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