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周刊

我们的2021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1月10日   第 12 版)

编者按:好书不厌百回读。在过去的2021年,有很多好书新书在本刊跟大家见面。有的阐述政协统战与委员履职,有的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有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历届委员的精品,有名家大家的力作……本期“新知书架”栏目选登十部(套)佳作,与读者一起回顾,在书香中开启新的一年。

“政协委员读书笔记系列图书”

2021年,政协委员读书笔记系列图书的第一批成果出版,包括《处处书友遍地书》(叶小文著)、《易理人生》(张连珍著)、《家庭教育何为:全国政协委员谈》(朱永新、贺春兰主编)、《读与思》(阎晶明著)、《学好用好民法典(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学习民法典读书群”导读组著)五部作品。系列图书是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指导组按照汪洋主席指示精神,制定了《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读书成果出版工作方案》,协调有关专门委员会、读书群和出版社积极对接,所策划并陆续推出的。

《鲁迅手稿全集》

该书是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支持下,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文物局,提出重新编辑出版的。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合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等鲁迅手稿主要收藏机构共同实施。历时4载,编委会最终完成新版《鲁迅手稿全集》全套78册、共计3.2万余页手稿的精印出版,分为《文稿编》《译稿编》《书信编》《日记编》《辑校古籍编》《辑校金石编》《杂编》等七编,较此前出版手稿增加逾14600页。

《向北方》 李红梅、刘仰东 著

该书钩沉史料、汇宝集珍,全景式展现新中国成立前夕,众多民主党派人士、社会贤达顺应历史潮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香港秘密北上解放区的历史过程。通过对一幅幅北上画卷的展现,讴歌中国共产党人与民主人士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精神风采和光荣传统。特别是通过较详尽梳理北上者的行动轨迹,还原一些重大的历史脉络,并用最新的数据,反映北上者为成立新中国建立的历史功勋。

《树孩》 赵丽宏 著

该书是一部关于自然、生命、童真和人情的长篇儿童小说,以诗意的语言、纯真美好的形象,讲述了一个黄杨木雕——树孩奇特的冒险故事。这是一曲人与自然的美妙颂歌,更是一首关于永恒的哲理诗篇。第七、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谈到创作感悟时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天地间寻找终极的真理,我们寻找的过程就是生命最奇妙的过程。

《金青稞——西藏精准扶贫纪实》 徐剑 著

该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全景呈现了西藏精准扶贫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诠释了“汉藏一家亲,共筑民族情”的深刻内涵,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徐剑35年来第21次进藏,在雪域高原深扎52天,走遍西藏最后一批19个脱贫县,采访百余位当地百姓写就。该书是徐剑“盛年变法三部书”的收官之作,“让自己的文学稀释,让自己的书写更有人间烟火味,更有思想的高度、历史的纵深与哲学的眼光”。

《帮忙不添乱》 张登舟 著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对口8个脱贫任务重的中西部省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民进中央对口湖南省开展了为期五年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民进中央民主监督工作处的张登舟多次到湖南的贫困乡村开展自助式小分队调研,用脚步丈量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心倾听农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心声,用笔记录每一个珍贵的瞬间。这本书就是他参与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全景式记录。

《中华文化:特色与生命力》 王蒙 著

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原文化部部长王蒙长期关注和研究传统文化,在该书中,他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与体会娓娓道来,如中华文化有“三性”:积极性、此岸性和经世致用性;中华文化有“三尚”:尚德、尚一和尚化;中华文化有“三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和坚忍之道等等。他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道理讲清楚,透彻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旺盛生命力,体现出一位文化大家的初心与使命,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洞察传统文化精髓的窗口。

《百年大党——走向最强大政党》 张志明 著

该书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与党的自身建设两条线索,进行交叉论述,重点突出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生动呈现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民主、为自由、为富强、为复兴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主任张志明在书中以案说理,在生动讲述党史故事中解读人民和历史的选择;鉴往知来,阐释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治党新路。

《革命者》 何建明 著

该书聚焦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牺牲的革命先烈,从全新角度对顶天立地的革命者精神进行诠释。为这部作品,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何建明酝酿多年、踏访多地,查阅史料近千万字,以日记书信等珍贵史料,进入革命者的精神世界。何建明指出,当代中国人有责任和使命认真学习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认真领会他们当年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建立新中国的革命理想的追求。

《〈红楼梦〉精华笺证》 杨义 著

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澳门大学客座教授杨义历时三年创作完成,从探寻中国文化精神本原与脉络的角度,来审视与研究《红楼梦》。杨义认为,《红楼梦》有六个空间,即明珠的家事、曹家的兴衰、南京的随园、北京的恭王府花园和《西厢记》《牡丹亭》;三个维度,即《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关系,《红楼梦》与中国俗文化的关联,《红楼梦》本身所建立的一整套的叙事原则。将“六个空间”和“三个维度”联系起来,就会发现《红楼梦》不完全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而是中国文化脉络的一个重要环节。

2022-01-10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7920.html 1 我们的2021 17,92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