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意周刊

民进厦门市委会建议:

城市大中型活动应实施“碳中和”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1月17日   第 06 版)

本报记者 照宁 通讯员 李明辉

1月8日,厦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民进厦门市委会提交了一件关于《先行先试大中型活动实施“碳中和”》的提案。民进厦门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在主办各重大活动中所实施的“碳中和”工作有明显滞后的现象。在厦门,其“碳中和”实施的相关制度、标准、指南等也有待进一步规范与形成体系。

国际大型赛事和活动开展“碳中和”工作始于2006年都灵冬奥会和德国世界杯。我国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起,在中国主办的一些重大国际活动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7年金砖领导人厦门会晤等场合均实施了“碳中和”。2018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碳中和项目计划”组织在厦门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开展了红树林造林580亩,营造由秋茄、桐花树等珍贵树种组成的“碳中和”林,计划在未来20年内完全吸收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2021年12月28日,2021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创新实施“碳中和”试点工作,通过购买林业碳票的方式抵消本次电影节产生的碳排放,并由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出具“碳中和”证书,实现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历史上的首次“碳中和”。

如何在大中型活动时实施“碳中和”?民进厦门市委会建议,要加快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和“碳达峰”行动方案,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将实施“碳中和”作为大中型活动的强制性前置要求,从申报、核查、公证、交易、服务、培训等环节完善强制大中型活动“碳中和”实施细则。在规范制度健全之前,采用宣传鼓励、以奖代罚、党政考核加分等形式,营造积极的“碳中和”氛围,待时机成熟后再将强制性要求纳入立法层面的闭环管控。

民进厦门市委会指出,厦门当前的“碳达峰”“碳中和”尚未深入人心,人才、技术和服务方面也都存在短板,因此要迅速建立“双碳”相关专业人才队伍,通过短期专项奖补推动人才引进、专家征募、社会培训等工作提质提速。同时,须搭建“双碳”互联网政务信息化平台,逐步集成申报、核查、公证、交易、服务、培训等功能模块,用信息化工具让“碳中和”的实施和落地门槛大幅度降低。

此外,对于大中型活动的“碳中和”举措要坚决杜绝“运动式”作秀,要科学谋划分层推进,以环保理念倒逼企业持续在降碳方面进行投入,企业要自觉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来披露企业或产品的碳足迹数据,作为申领“零碳认证”的准入,以彰显自身“绿色”身份,从而推动大中型活动的“碳中和”举措成为喜闻乐见的“标配”。

2022-01-17 照宁 民进厦门市委会建议: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8233.html 1 城市大中型活动应实施“碳中和” 18,23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