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经周刊

纾解企业之困,“抱起来”还是“扶起来”?

——业界人士建议先拉个企业致困清单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1月18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崔吕萍

这两年,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刚刚参加完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全会的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会青工委主任、美臣投资董事长黄轶,近日和政协报记者表示,期待今年有关部门能够在北京市范围内,开展困境企业摸底排查工作,实施建立企业重整机制。

黄轶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多位业界人士的力挺。大家认为,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先要摸清企业被困的方位和“伤情”,之后才能对症下药。

■ 编制好纾困登记表

以北京市为范围,摸底调查处于困境的企业,黄轶认为可以统筹安排。

第一步是设定好困难勾选项:困在产业链、供应链哪个环节;致困原因是什么,是自身经营不善、原材料价格上涨、员工成本上升、产品积压、融资成本高还是应收账款过高。

第二步要对现行国家、地方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具体政策进行细分列表:政策落地是否存在“最后一公里”“断头路”“三岔路”等问题。

第三步是打分评级环节,也就是定症:困难叠加且政策实际利用效果不好的企业,分数要高一些。

第四步是引导、建议环节,也就是开药方:能救的,集中火力;能扶的,尽快支援;能重组的,政府要做好“媒人”;积重难返的,也要避免猛药喂给“僵尸企业”造成资源浪费。

那么,这件事该由谁牵头做?“我认为发改委和政务服务局可以做牵头人。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也应该围绕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黄轶表示。

■ 兼顾行业承压差异

“北京的企业布局有鲜明特色,科技创新型企业扎堆儿。所以我建议围绕这类企业,我们要拿出更细致的调查问卷。”在民建北京市海淀区会员、德徽创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泓江看来,可以供科技创新型企业勾选的致困名目中应包含科技成果转化周期与成本、人才培养和流失情况、技术产业交流是否缺乏主流平台以及公立科研机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创新中心对公众的开放程度等。

“针对科技型企业,我的一个迫切建议是建立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促进保护机制。”王泓江提供了思路。

民建北京市海淀区会员、北京明辰智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小明提出,现在看,科技型企业最大问题,是很多创业的科技型企业创造出了颠覆性或与传统技术不同的解决方案,但这种解决方案在实际推广中,因为企业知名度差,企业体量小,很难被甲方(特别是政府、国企)接受,如果中小型科技创新型企业能与所在行业中的国企央企结合,利用国企央企的信用背书拓展市场,这对国家推动科技型创新、数字化转型来说,具有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民建北京市海淀区会员,国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袁国术看来,行业协会应参与到企业致困的调查研究队伍中来。一方面,对行业企业情况进行排查、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指导行业发展是行业协会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行业协会有大量深谙行业发展规律的专家,可以深入排查,抓住主要矛盾,找出关键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政协委员、党派人士中有不少专业人士,在宏观和微观上理论高、实践多,也应参与其中献计献策。

“特别是对于科技型企业,我们应重点聚焦‘专精特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对基础制造企业,要以标准化促进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构建企业发展护城河。对服务型企业,要重点抓数字化,建立便捷数字化闭环服务系统,了解客户潜在需求,形成服务方案,快速触达客户。”袁国术表示。

■ 平衡线上线下市场

企业生存发展,当前也存在线上热、线下冷的情况。在这件事上,民建北京市海淀区企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车客家园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冀永强表示,实体商业是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运行的血脉。近几年来,国家出台各类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鼓励线上线下结合、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政策及措施,缓解了部分实体商业面临的压力,但由于转型并未形成有效样板、支撑转型的理论体系不够牢固,使得中国实体商业当前仍面临转型“大考”。

据冀永强介绍,传统的商业环境下,产品经由“生产商—分销商(如代理商、批发商)、终端门店(商场、超市、便利店)—消费者”完成流转。而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环境,则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电商打着消灭中间商的口号,使得厂商和消费者直接交易,赢得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但上述状态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从发展的角度看,电商特别是纯粹的线上销售优势明显,但问题也越来越多,实体店(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业或者是夫妻店)纷纷倒闭、电商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网上都在比拼谁的价格更低,只有低价才有量,其对消费升级,特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部分负面作用也在逐步显现。

■ 兼顾区域经济发展

民建北京市海淀区会员、北京正兴天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联合创始人肖静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我们不能有“谁家孩子谁抱”这种局限性视角。对于北京来讲,应该切实把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作一盘棋来下、通盘考虑,可以将天津变成北京通向海洋的外港,把北京变成一座“沿海城市”,不能把河北只当作北京的后花园,可以释放河北更多的发展潜力。

“同时,我建议咱们多学上海,在经过切实调研和产业结构分析后,引导京籍企业有序迁往天津、河北,但不能搞‘一刀切’,企业选在这个地方发展,一定是看重了某些发展机遇或者政策,可能是人才研发、税收、土地租金优势,也可能是上下游企业优势。政府相关人员不能‘一刀切’,搞拍脑门式的想当然。金融扶持上,也不能雷声大雨点小,搞抓大放小,只盯过去,不看未来,不能只看营业额和亏损,不看企业下一步的市场前景。”肖静据此提出,走访在京企业这件事本身,也不能流于形式,应对企业做到一企一策、对症下药。

2022-01-18 崔吕萍 ——业界人士建议先拉个企业致困清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8286.html 1 纾解企业之困,“抱起来”还是“扶起来”? 18,28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