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华夏周末

以隶书之韵现西夏文字之美

——李俊章的书法之路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2月19日   第 08 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李俊章 书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李俊章 书

作者:毛立军

书法艺术为汉字所独有,这是普遍所识。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在书法漫长的发展史中也形成了诸多的流派,历代名家辈出。其实,在1000年前,仿汉字创造且在西夏及周边地区使用长达四五百年的西夏文字,其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楷书、行书、草书等各具特色的“书体”,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

宁夏银川市有一位书法爱好者,无意中从专家学者的论文中了解到,迄今发现的西夏文字的书体里没有隶书体,于是潜心研究、习练十余年,用隶书之神韵呈现出了西夏文字之秀美,展示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之魅力。他就是李俊章,宁夏民政厅原副厅长。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李俊章考入医科院校学成后并留校任教,1985年调入宁夏公安系统担任法医,专业上他刻苦钻研、一丝不苟。他带领科研攻关小组,坚持“科研为办案服务”的宗旨,先后把多项研究成果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办案能力、办案效率,在侦破重特大案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出版著作多本,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李俊章正是在这紧张的工作之余,业余爱好书法,并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思想文化书籍,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善于发现,钻研进取也体现在了爱好之中。作为土生土长的宁夏人,他对这片土地上曾经辉煌的西夏文化也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在浩瀚的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西夏王朝历经189年,创造了一段灿烂而独特的历史。政治上,西夏制度由番汉两元政治逐渐变成一元化的汉法制度;法律上参考唐宋法典,在畜牧业、军制、民俗等方面又具本民族特点;经济方面,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曾发展迅速;文化方面则是多元与儒学佛教兴盛。此外,西夏不仅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更充当了在西北地区保护华夏文明种子的角色。然而,由于元人修前代史时没有编撰一部西夏纪传体正史,致使西夏史料在元以后湮没殆尽,西夏的语言文字也被淹没在历史的迷雾之中。

直到20世纪初,俄国军人科兹洛夫和英国人斯坦因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发现了大量的西夏文献,这些宝贵的文物文献在圣彼得堡展出,引起极大的轰动。这一发现被公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西夏学从此诞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对西夏文化、西夏语言文字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开始赶超俄罗斯在西夏学研究方面的主导地位。1997年,宁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李范文编纂的《夏汉字典》首版出版,该字典被誉为破译西夏文字、打开西夏文献宝库的“金钥匙”。此后,《夏汉字典》中的西夏文字历经多次增补,最终,西夏文专家李范文认为,全部西夏文字共计5917字。

2009年,李俊章担任宁夏银川市公安局政委兼文联主席后,繁忙之余习练书法更加勤奋。而让李俊章真正更深层次了解西夏学和西夏文化是在2010年,这一年第一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在银川举行。李俊章有机会全程参加会议,他较全面地了解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西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购买了大量研究西夏文化的书籍进行研读,其中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西夏学专家史金波的一篇论文,文中提到,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西夏文字有隶书这种书体。这引起李俊章的注意,他为此特意当面请教史金波,证实了西夏文字无隶书体这一事实,也萌生了西夏文隶书体的想法。

李俊章没有急于动手,而是用当年做刑侦的钻研精神先去钻研隶书和西夏文字。他系统研究了简隶、古隶、汉隶书法以及各时期隶书名家的风格,在学习临摹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石门颂》等多种碑帖的特点,借鉴南北朝周兴嗣,清邓石如、何绍基,现代刘炳森等书法的风格,将它们运用在西夏文隶书的设计上,形成自己的隶书风格和特点。之后,系统研究如何用隶书把西夏文字写好、美观。既要尊重汉字隶书特征,符合书法法度,又要符合西夏文造字原理;既要追求隶书的神韵美感,又要把西夏王朝的党项族这个战斗民族彪悍、钢筋铁骨的感觉体现出来。

西夏文字是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称帝前的公元1036年(大庆元年)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的,三年始成,形体方正,结构仿汉字。用点、横、竖、撇、捺、拐、拐钩等组字,斜笔较多,没有竖钩,单纯字较少,合成字占绝大多数。笔画繁冗,15画以上的字占75%以上,重叠笔画变化更多,书法中逢双必变,设计起来相对困难。李俊章没有退缩,不仅自己用心钻研,还遍访名师,结识了宁夏画家曾杏绯和其子、书画家马建军以及张大千弟子萧允中,学习和领悟了他们的作品和艺术人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李俊章充分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在翻阅大量西夏文献的基础上,比照着李范文的《夏汉字典》,逐一对西夏文字的笔法、字法、结构、章法进行探索、设计、定型,力争体现出隶书的方劲古拙之貌。这一练就是近10年,他将字典中的5917个西夏文字练了一遍又一遍,每个字在他眼里都美好而鲜活起来了。

又历经数年苦练后,李俊章带着西夏文隶书作品登门请史金波指点,史金波称赞道:“没想到你的西夏隶书字这么美!”得到肯定后,李俊章更加自信,更有意义的是,通过这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引导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相互碰撞、彼此融合,汇聚成博大精深、多彩绚丽的中华文化。如今,李俊章已从工作岗位退休,在继续书写西夏文隶书的同时,他表示还将做更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作为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文化遗产委员会会长,他将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众文化品位作出更大贡献。

2022-02-19 毛立军 ——李俊章的书法之路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9637.html 1 以隶书之韵现西夏文字之美 19,63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