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就像一根线,一头连着家长学生,另一头连着学校老师。推进“双减”工作,学校的主体作用不可或缺,一线教师响应配合是其中重要一环。“双减”工作在学校执行得如何?老师们实际感受如何?还有什么困惑和问题?日前,北京市特级教师钱守望通过微信向全国各地的一些教研员、教学干部、一线教师做了调研,下面是老师们通过微信反馈的真实感受与困惑。又一年两会即将召开,这里特别编发分享,以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提供议政参考。
教师1:国家的双减政策确实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减少家长的焦虑情绪,但是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我从早晨7:40到晚上6:00,中午小饭桌、晚上两时段延时,还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超负荷工作,压力太大了。
教师2:我今年担任的是一年级班主任工作,孩子早晨八点到校,下午六点放学,孩子们很不适应,一二年级的孩子适合在学校待这么久吗?
教师3:双减政策中的“5+2”解决了家长们接孩子的困难,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二年级的孩子太小,一直让他们在学校教室里学习他们总是坐不住。还有“5+2”之后一直要看护孩子到6点,老师们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再去组内教研,下班回家时间也很晚。到家之后还要解决班上的各种问题和解答家长的各种疑惑。对于我们这种年轻的老师来说,有一点力不从心。
教师4: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对于双减政策,我最大的困惑是我该如何管理那些家里不重视教育的孩子,这部分家长一致认为,“双减”就是减父母的负担,孩子学习的事情,应该在学校里由老师完成,自己可以完全放手。在之前,为了督促这些家长能够管孩子,我会让他们把孩子回家后每天学习的内容发给我,但现在我不能提了,所以家长回家后也不再督促孩子学习了。
教师5:“双减”之后,有的家长会把期望全部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自己撒手不管,还对老师提出过多的苛刻要求。面对这样的状况,如何发挥家校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教师6:“双减”背景下教师们的主要问题及困惑是:教师自主安排时间有所减少,而更多课程实施需要教研时间,如何有效保障教师自主或集体思考教学研究工作?“双减”背景下,学校课程容量及时间延长,如何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学生在家学习时间?
教师7:“双减”后,我校老师们的困惑:减轻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问题是教师如何教,学生才愿意学,从而把效率提上去。为了保证学生能在学校完成作业,作业量明显减少,但是练习量达不到一定程度,很难学得扎实。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辅导,老师感到分身乏术,在学校仅有的延时服务这段时间内,仅凭老师一个人的努力很难做到。
教师8:设计高质量的作业,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需要集体备课,协同作战,但是老师除了上课、批改作业、延时服务,没有多少剩余时间,难以集中起来备课,希望能够给老师们提供集体备课时间。
教师9:课后服务延时放学,老师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加大了,每天早出晚归,中午没有休息时间了,有的老师吃不上晚饭,辅导别人家孩子,自己家孩子没人接送。
教师10:我们这边学校没有食堂,老师们回家午饭吃不好,不能午休就要到校,下午回家很晚了,没有时间接自家孩子。有的老师晚饭没时间做。
教师11:农村学生本来很多爷爷奶奶接送,有充足时间。他们很早到学校外等候,等候时间长了,也在校外着急,放学晚了表示不满意。
教师12:学生在校时间长了,老师就要花更多的时间跟学生在一起,不仅要关注如何拓展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还会产生很多学习以外的繁杂问题,让老师们应接不暇,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在校时间过长有些老师自身难以平衡生活和工作,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教师幸福感会降低。
教师13:因为有少部分学生3:30回家,部分学生4∶30放学,还有的学生5:30以后回家,由于放学时间不同,回家的学生水平又各异。同时学生不能把“作业带回家”,那么对于教师来讲如何结合当日的教育教学工作合理布置学业就是问题了。
教师14:一天的工作时间拉长,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学校面对的90个学生,无暇顾及老师们自己的1个孩子,感觉职业状态与个人生活的冲突更加突出,对老师们的工作状态和积极性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减少教师的非教学和隐形工作时间,是教师们目前一个非常大的困惑和焦虑的问题。
教师15:学生在校时间增加,班主任如何做到“弹性工作”。学生8点到校,晚上6点离开。班主任下班后依旧需要和家长沟通,每天的工作时长过长,精神压力增加,如何达到“弹性工作”,平衡工作和生活。
综合以上15位教师的真实感受和困惑,钱守望将其归纳为五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如何科学布置作业的问题;如何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如何进行家校沟通的问题;如何落实教师弹性工作的问题。这些问题希望引起各级领导和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