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菡娟)“我国在电池技术、制造和产业链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但在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论方面存在空白,应尽快启动中国电池碳足迹标准和方法论研究,建立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参与全球碳中和规则制定,推动与欧盟建立电池碳足迹管理互认机制。”全国政协委员曾毓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动力和储能电池(以下简称电池)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中起着关键作用,已成为各国竞争焦点。我国电池产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全球竞争力不断加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154.5gah,全球占比超过50%。
但让曾毓群感到担忧的是,欧盟正在加快制定欧洲电池法,意图以碳足迹为突破口,重新定义产业竞争和贸易规则。
“电池碳足迹涉及从上游原材料矿产开采到报废回收环节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概念定义、标准与方法论、能源与大宗材料排放数据库、绿电认证认可等诸多环节。如我国不积极参与该法规的制定,将对电池产品出口欧盟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曾毓群说。
为此,曾毓群建议加快我国电池碳足迹方法论研究并争取与欧盟协调统一。同时及时更新我国相关产业链碳排放数据库并向国际通报。
“还要加强绿色电力认证国际合作。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研究符合我国电池产品需求的绿证管理制度,并通过区块链、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为其确权。同时,政府协调建立起中欧绿证互认制度,为中国电池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争取公平地位。”曾毓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