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经周刊

十三届全国政协最后一年,经济界委员打算这样履职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15日   第 05 版)

文/图 本报记者 崔吕萍

一届履职路,一生政协情。虽然今年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履职的最后一年,但本报记者从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了解到,多位经济界别委员今年的履职计划日程满满,他们希望抓紧时间,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贡献力量。

■“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全国政协在过去一年里为党和国家作出了新的贡献: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工作确实起到了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作用;建言资政工作助力“十四五”良好开局,针对部分地方在落实中央“双碳”战略目标时存在“一刀切”、运动式的问题,经济界委员做了扎实的调查和研究,并据此向中央进行了报告,引起了领导的重视;理论研究富有成效,取得不少成果;委员们对政协制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规律性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表示,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在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和制度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比如专门协商机构理论、深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等,对政协的性质定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把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新方位和新使命,政协职能的定位和拓展,深刻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变化。“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是政协的重要特点,“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也是专门协商机构区别于其他机构的独特功能,要进一步拓展政协平台优势,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提高政协工作质量。

“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教育,突出政协特色,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以促进‘十四五’良好开局为重点,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委员自主调研,重点协商议政活动成效显著,民主监督工作持续发力。”谈及此,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任黄丹华这样表示。

■“团结要有圆心,固守圆心才能万众一心”

展望今年政协工作,黄丹华建议,不断创新民主监督的方式方法,提高民主监督的能力水平,完善民主监督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委员建言资政的质量和水平,健全协商议政成果转化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原董事长常振明表示,汪洋主席强调,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作为委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每位委员都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力量,界别群众都是自己团结的对象,人人都要重团结、求团结、促团结。“今年是十三届全国政协的最后一年,我一定会按照汪洋主席部署要求履好职、尽好责。”常振明表示。

“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要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经济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提升建言资政的质量水平。”谈及此,全国政协委员、海关总署原副署长孙毅彪这样说。

聚焦今年履职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徐葵君建议,加强对委员同类提案整合力度,组织委员开展深入讨论,通过互相交流完善提案内容,进一步提升提案质量,促进提案落地转化。

全国政协委员、兴业银行原董事长高建平也表示,建议发挥全国政协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台合作和交流,不断扩展对台交流渠道,利用已有平台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广泛凝聚共识,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作为一名党外委员,我高度认同‘团结要有圆心,固守圆心才能万众一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圆心,是历史选择,是人民选择,民主党派要与中国共产党同唱一台戏。今后,我要进一步在本党派和界别群众中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广泛凝聚共识。”谈及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表示。

■“汇聚更加磅礴的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力量”

“结合今年协商工作,我建议对共同富裕、耕地保护、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等重要问题做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为做好相关工作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刘永富这样说。

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斯泽夫提出,边疆地区人口下降不利于国防安全,人民政协应围绕兴边富民更多出谋献策,推动边疆地区更好发展。同时,去年出现“拉闸限电”问题的根源在于地方“一窝蜂”地进行“碳冲锋”,今后应加强宏观调控,科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另外,核电站建设应加强科学宣传工作,以免引发民众不必要的恐慌。

“作为政协委员和能源央企的负责人,我将积极履职,带领企业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上下功夫,充分应对三重压力,把经济责任扛在肩上,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能源领域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希望经济界的委员加强调研,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磊这样说。

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看来,2021年政协工作有诸多创新:比如思想政治引领更加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等富有成效;比如建言资政更有成效,服务国家重大决策更有力度;比如自身建设更有特色,创设专家协商会、开展书香政协建设等,提升了政协委员的素质。“在今年工作中,面对预期转弱问题,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应充分发挥凝聚共识的平台作用,汇聚更加磅礴的、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力量。”王一鸣这样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政协的线下调研数量有所减少,京外委员参与的机会更少。因此我建议在十三届全国政协最后一年,更广泛邀请京外委员参与调研等协商活动。”谈及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吴培冠这样说。

2022-03-15 崔吕萍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1464.html 1 十三届全国政协最后一年,经济界委员打算这样履职 21,46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