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意周刊

让职校生拥有真“技”实学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1日   第 06 版)

作者:孙维国

最近遇到的一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两个亲戚家的小孩,初中毕业没考取高中,而是都上了职业学校。可毕业后,两个孩子都没能拥有一技之长。由于没有文凭、没有技术、缺乏知识储备,两个孩子找工作成了难题。

上职业学校却没有学到一技之长,是一个家庭的技工之“困”。但像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仅我从同事、朋友、老乡等熟人圈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就有十多家的小孩上了职业学校没有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有的在家“啃老”,有的在饭店做服务员,还有的在社会上晃荡,让家长很是操心。

如果说少数职校生没有学到本事是自身不想学,那么从更大层面看,为何“用工荒”“招工难”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困扰?人社部公布的全国“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中,冶炼工程技术人员、铸造工、金属热处理工等岗位纷纷上榜。其中,钢筋工、机修钳工、纺织染色工等岗位短缺程度更是持续加大。

职业教育这多年了,为何劳动力市场上技工反而越来越“荒”呢?这种现象背后原因诸多,但至少表明,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供给不足”,由此也直接弱化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职业教育必须在提升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大力气,让初中生通过职业教育后,毕业能够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拥有真“技”实学,进入企业后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工人,获得体面的收入待遇。唯如此,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才会越来越强,报考职业教育的初中生就会越来越多。

技工之“困”凸显职教之“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合格的职校生,职业教育任重道远。如果职业教育培养不出真“技”实学的学生,其后果是大量的职校生将会成为要学历没学历、要技术没技术、要知识没知识的低端劳动力,由此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也会对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企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转型带来一系列影响。

建设一支数量多、质量高、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队伍,需要政府、社会、企业、职校等多方“众人拾柴”,其中,办好职业教育是重中之重。要让职校生拥有真“技”实学,一技在手,就业有前景,升学有前途,职业能出彩,人生能“出圈”。

2022-03-21 孙维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1786.html 1 让职校生拥有真“技”实学 21,78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