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经周刊

服务“腰尾部”小微企业,中小银行能否挺起腰杆?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2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崔吕萍

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目前在总量层面的“融资难”已得到初步解决,而小微信贷的供需矛盾仍然局部存在。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布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的挑战与破局之道》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普惠型小微贷款共支持小微经营主体4200万户,整体信贷覆盖率约28%。虽然贷款覆盖面有提升,但整体覆盖率仍不高,小微贷款供给结构仍不均衡。

“在监管政策的引导号召下,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不断促进小微金融提质扩面,充分发挥了‘头雁’作用,较好地覆盖抵质押资产充分、信用资质较优的‘头部’小微企业;然而,面对缺乏有效抵押物的‘腰部、尾部’群体,尤其是以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微小经济体,依旧存在明显的供给短板,为此,监管部门提出了提升‘首贷率’、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等具体要求。换句话说,在以国有大行发挥‘头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促进多元化、多层次市场主体间资源优势互补,从而充分发挥市场能动性,在保证总量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防范集中性风险。”谈及此,上述报告主编、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这样说。

业界普遍认为,中小银行自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将服务普惠型小微企业作为其战略重心,从各类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该类机构全部信贷的比例来看,2020年大型商业银行为6.65%,股份制银行为8.28%;而区域性银行为10.40%,高于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其战略定位决定其在服务小微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小微信贷服务过程中,中小银行存在边际成本刚性、规模不经济等诸多困难,加之负债端成本普遍偏高,内控水平相对较低,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相当的不良资产;加之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增速趋降,为中小银行经营带来更多挑战和压力。

在曾刚看来,中小银行在普惠小微金融服务方面存在三个难题:首先是风控难题,中小银行普惠小微客户质量较差,因而需要更强大的风控体系,大银行以极低的价格长驱直入中小银行小微金融业务腹地,优质客户被大银行以更低价格吸引,客户自然选择大行,中小银行只能继续下沉,去营销获取偏“腰部、尾部”的客户。受疫情、经济换挡升级、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环保政策等多方因素影响,偏“腰部、尾部”的客户,在获得贷款后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导致破产或退出的比例上升,导致企业的贷款变成坏账,给中小银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中小银行服务的小微企业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所以,需要中小银行建立更加强大的风控体系。比如在贷前,风控识别能力要更强,要对目标客户预授信做得更好;在贷中,要更加精准识别风险,要更充分运营大数据做好风险建模;在贷后,要建设更加先进的预警系统;出现逾期和不良,要有更加强大的逾后管理和不良处置能力。”曾刚表示。

其次是获客难题。受网点服务半径、科技能力、客户质量等因素影响,中小银行的客户获取成了中小银行在普惠金融服务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如何突破时空限制,加大对普惠金融线上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提高普惠金融的区域覆盖度。根据普惠金融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研发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这都是中小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不得不面临的挑战。”曾刚这样说。

再次是科技难题。“中小银行规模虽小,但需要的系统基本与大银行的种类差不多,基本的零售业务、公司业务、金融同业业务等都类似。这种情况下,主要的经营、管理系统都要兼备。但中小银行区域小、市场小、客户少,数字化战略实施之后,形成的产品、渠道、营销等,只适用于少部分客户,就无法像大行一样形成规模效应。本来中小银行投入数字化,是希望突破地域限制,这样做多一些客户,形成一定的规模化。而在新的互联网贷款新规要求下,线上异地展业也是受限的,这进一步影响了中小银行投入数字化的决心。”在曾刚看来,在数字化时代,重视科技是中小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破局的关键,但这并不是唯技术论,没有应用场景的技术是花拳绣腿,中小银行应该努力立足本地区域、立足当地优势产业生态、立足自身的积累,来寻找能够批量化获客的场景,逐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小微服务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中小银行的风控能力非常重要。最为关键的,中小银行要在业务拓展中,锤炼出一个敏捷的组织,将业务与组织水乳交融,才能真正破局。

2022-03-22 崔吕萍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1842.html 1 服务“腰尾部”小微企业,中小银行能否挺起腰杆? 21,84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