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评论

中蒙携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4日   第 03 版)

作者:马全林

在第24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期间,中蒙两国领导人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联合声明》,指出双方要加强生态环境、防沙治沙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创良好的生态环境,共建人类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中蒙两国都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都在为推进全球风沙危害治理和荒漠化防治,以及国际化合作做着自己的努力。蒙古国南部和我国接壤,是重度、极重度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区域,也是主要的沙尘释放区。受海陆分布和行星风带的影响,蒙古国长年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春季多大风天气,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风力条件。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过度放牧、矿产业过度开发等因素的影响日益加剧,蒙古沙化土地正在快速扩展,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增加,沙尘暴频次逐年增多,较上世纪60年代增加了4~5倍。通过遥感数据分析发现,蒙古也成为东北亚沙尘暴主要源区之一。

蒙古国政府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工作。不过,因经济和科技水平限制,加之专业人才短缺、土地利用管理法律不完善等原因,仅仅依靠蒙古国自己的力量,短期内有效遏制荒漠化困难重重,所以,从根源上减少土地沙化及沙尘暴频次,需要跨国跨境协同治理,同时也需要国际社会的资金及技术支持。

中国是受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防沙治沙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防止土地沙化,减少沙尘暴危害,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也面临着和蒙古国一样的困境,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国家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有效遏制了沙漠化不断扩展的态势,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生态环境全面好转,沙区经济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并举,治沙与治穷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

荒漠化和沙尘暴问题没有国界,各国需要更加紧密携手应对。虽然我国在2000-2017年全球增绿中贡献了25%,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2021年春天,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近10年来最强的多轮大范围沙尘天气,波及西北、华北、东北甚至黄淮、长三角等地区。经过研究分析,直接原因是邻国蒙古的境外输入性沙尘天气。2016-2020年,我国北方春季共发生沙尘天气43次,其中有24次起源于境外,有效控制蒙古国沙尘源是减少我国沙尘暴天气的重要途径,中蒙沙尘暴问题也是全球瞩目的热点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对蒙古国的生态、经济及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也对我国以及东北亚生态环境建设、人民生活质量构成威胁。

我国北方与蒙古国南部边界线漫长,气候相似,为两国生态建设与合作治理提供了基础。支持蒙古防沙治沙工作,有助于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防治荒漠化履约与国际合作是我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也是我国治沙科技水平的体现,是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有力证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将蒙古南部和西南部,纳入我国沙尘暴监测网络与预警系统中,推动中蒙沙尘暴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和蒙古国合作建立防沙治沙技术研发中心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研究站,实现信息共享,为当地和我国沙尘暴预防提供决策服务。设立蒙古国土地沙化及其防治联合研究机构,组建中蒙联合考察队,对蒙古西南及南部沙漠、戈壁和土地沙化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和灾害评估,提出区域草地管理和修复方案。合作实施蒙古国中南部退化草地修复、矿区生态恢复和生态产业项目,开发利用太阳能,开展沙漠生态旅游,实施设施农牧业和植物资源利用等,将防沙治沙与改善当地农牧民的生活结合起来,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动双方合作共赢,促进区域化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

2022-03-24 马全林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1967.html 1 中蒙携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21,96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