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慈善周刊

一位孤独症孩子的10年“看牙”路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9日   第 09 版)

本报记者 赵莹莹

看牙医,在普通人看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对于孤独症家庭,却是一件很麻烦的大事。

“为了给孩子治疗龋齿,我们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深圳的孤独症患儿子博的妈妈说。

“10年前,子博两岁多时,出现了龋齿。可孩子无论如何都不肯配合牙医的检查。我们早上5点多去医院排队,等了5个小时,检查了5分钟就无奈结束了……”子博妈妈回忆说。

随着子博的年龄越来越大,牙齿也变得越来越糟糕。

10年来,父母带着子博四处寻医。每一次都是怀着希望前往,又都失望而归。“对于一个有着沟通障碍的孤独症孩子来说,要他们按照牙医的指令配合检查,太难了……”子博妈妈说。

终于事情迎来了转机。子博妈妈接触到了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开展的“无障碍口腔治疗项目体验营”,这个项目以联动医疗、特教和社工三种专业力量的诊疗模式,让孩子在看牙医前能提前熟悉环境,也让医生能了解孤独症群体,打通心智障碍人士看牙的无障碍通道。

子博第一次无障碍口腔治疗体验是在罗湖区中医院,刚开始进入治疗室时,他就害怕地躲进了妈妈的怀抱,不敢靠近治疗椅。

与过往的就医环境不同,在这里没有催促与限制。事前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的特教老师就与医生有过沟通交流,向他们科普孤独症孩子的习惯,所以子博被允许慢慢尝试,也被允许到处看一看、摸一摸,大家都用微笑鼓励他。逐渐地,子博开始消除恐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下,他竟然主动坐到了治疗椅上,还和护士及社工一起开心地探索治疗椅上的各种仪器。

此时站在一旁的子博妈妈,一脸的不敢相信。

随后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鉴于子博牙齿问题比较严重,医院建议进行全麻口腔治疗。但想要确定诊疗方案,必须先拍一个口腔全景片了解牙齿的具体情况。这意味着,孩子得独自站在CT机前,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至少1分钟。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真的很难。

为了配合子博的每一步检查,营造无障碍的治疗环境,医院调动大量人力进行多部门协调,尽可能简化环境的干扰因素。

可是当子博来到拍片室门口时,才发现这个任务的难度,远比他们预想难得多。

CT室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小空间,子博一到这里,就本能地用手脚顶住门,往外退缩。

子博妈妈看着充满恐惧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医院的韩医生提议:“如果允许孩子在拍片室里看他最喜欢的视频,是不是能缓解害怕?”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在不懈的尝试努力下,子博总算走进了拍片室。但看到庞大的拍片机时,孩子依然充满恐惧不敢向前。而此时门外已经站着不少等着拍片的患者。看到医生为难的表情,子博妈妈又默默地领着孩子退出拍片室。

“多亏了针对孤独症患儿的无障碍口腔治疗项目,大家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子博妈妈说。

韩医生无比耐心地带着子博站在CT室外,透过一个小玻璃窗,看那个让他害怕的“大家伙”是如何给牙齿拍出照片的。人少的时候,助理杨医生就见缝插针带着他进拍片室试一试,前前后后十几次。

在经历了几个小时的折腾后,子博终于小心翼翼地靠近CT机,并将下巴放在了指定位置,拍摄出了一张有些模糊的口腔全景CT。虽然并不完美,但对于子博家庭来说,却是努力了10年才换来的结果。

接下来的手术十分顺利。4个多小时的全麻口腔治疗后,子博的口腔问题全部得到解决,补好了12颗龋齿,拔除了10颗乳牙。

悬在子博家人心里10年的巨石终于放下了,“那一刻,我热泪盈眶,那是感动和幸福的泪水。”子博的妈妈说。

2022-03-29 赵莹莹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257.html 1 一位孤独症孩子的10年“看牙”路 22,25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