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周刊

三大政策性银行还不够?

委员建议成立国家科技发展银行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12日   第 06 版)

本报记者 崔吕萍

3月底,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事实上,金融市场要解答好初创型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并非易事。

“这类企业规模以小微居多,具有前期投资高、回报周期长,研发不确定性大等特点。而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多以资金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基本原则,现有机制下难以向科创企业提供信贷。”谈及此,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董事冯艺东这样表示。

在冯艺东看来,英国、德国、日本成立的服务科创企业融资政策性金融机构皆成效显著,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它们由各国政府出资或注资,主要业务包括为初创企业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和股权融资。

为此,冯艺东建议,在已有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基础上,成立第四家政策性银行——国家科技发展银行。

首先,这一政策性银行的设立,应坚持政策性银行定位,由中央政府全额出资,坚持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贯彻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经济政策,为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问题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由于科创企业风险较高,监管上应降低对国家科技发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考核上坚持非营利性原则,以降低科创企业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为主要目标。

其次,创新服务科创企业融资需求业务模式。冯艺东建议参考日本政策金融公库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为科创企业提供多层次的债务融资支持。在以为科创企业提供低利率中长期贷款为主要业务的基础上,探索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合作建立针对科创企业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并联合国内各金融机构开展科创企业贷款证券化业务。

再次,建立专门扶持科创企业的运营机制,科学界定科创企业的标准。“可以依据科创行业分类以及相关企业发展阶段的差异,建立多层次、不同期限结构的金融解决方案。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科技发展银行应主要定位于为科创企业提供无担保、无抵押、无质押的中长期信用贷款,同时探索灵活多样的抵押担保模式,以高科技产品的知识产权、专利、产品预期未来收益为抵押,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冯艺东表示。

2022-04-12 崔吕萍 三大政策性银行还不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878.html 1 委员建议成立国家科技发展银行 22,87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