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委员故事

见过高山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12日   第 08 版)

本报见习记者 张园

“五十而知天命。”已届知天命之年的程凯认为,凡事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别瞎较劲,话语中带着云淡风轻。

可他的行程表却密密麻麻——他希望偏远地区老百姓也能看名医,他想让医学生毕业后也能追踪学习效果,他针对中医药伪科普一条条地辟谣……哪里像不较劲啊?

他的徒弟和学生看破了真相:“不是不较劲,是想做的事太多,心有余而力不足。”

是啊,如果一个人从来就不爱较劲,又何必告诫自己“别较劲”呢?

徒弟郭林说,师父有抱负,但时间不允许他事事都做,于是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临床与教学上。

曾经有出版社联系他出书,程凯考虑后拒绝了:“出书也许能赚点钱,但有那时间我还不如自己看看书。”学生彭超说出了更深的原因:“医学的书,老师想做到一百分准确,以免误人子弟。当他还无法做到时,他宁可不写。”

因为较劲,所以“不较劲”。不较劲的是结果,而较劲的是行动。

程凯觉得,“天命”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人生在世,必须完成的使命。“人之所以生出那么多琐碎,是因为眼界和思维的局限。成为政协委员后,我有了一种更开放的思维方式。”他说,做事不能只考虑眼下的小利益,而是更多地思考这个事情是否对社会有益,对未来有意义。

程凯也的确干了很多眼下“没必要”的事——

他看诊时,大可以不跟病人讲那么多病理,只要按病开方,也算尽职尽责了;他出书时,也可以不追求完美,达到科普作用即可;他教完学生,更可以一拍两散,江湖再见。

徒弟和学生说,每年聚会见到程凯,都觉得他更苍老了,已经疲惫到不能不休息了。

我不由思考,是怎样的环境,生出了他这样的品性?这个问题的线索,可以在他祖父程莘农院士的传记里找到。

当年,程院士的作息规律而繁忙:早上6点准时到达诊室,下午参加会议或学术讨论,晚上看完半小时《新闻联播》,马上接待找到家里来的患者,9点以后再看书、改稿。他的卧室墙上挂着一副只剩下联的楹联:“灯下通宵读我书”。这不由令我想起程凯诊室里,书法家吴未淳先生写给他父亲程红锋的那幅字:“天道酬勤”。

程凯小时候,逢年过节流行送挂历,他家从来不缺挂历,别的同学包书皮用白纸,他包书皮用挂历纸。望着家里忙碌行医的大人们,程凯觉得,当医生真好。

我想,正因为他见过追着时间奔跑的人,便不觉得自己辛苦;正因为他见过高山之巅,便无法说服自己不攀登。因为,山就在那里。

2022-07-12 张园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7437.html 1 见过高山 27,43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