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帅
方荣曾是湖北省罗田县希望小学的一名学生;现在她是这所希望小学的校长。从受益者到见证者再到传承人,方荣和希望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成为很多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用爱和知识为孩子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大山里走出的希望小学校长
盛夏时节的湖北省罗田县胜利镇黄泥畈村,群山吐翠,万木葱茏。位于薄刀峰下的罗田县希望小学一片静谧,正值暑假,校园少了莘莘学子的琅琅读书声,却多了一份纯净与宁静。
校长方荣骑着摩托车进入校园。骄阳似火,摘下头盔,汗珠顺着她的脸颊滴落在地,瞬间蒸发。
从事教育13年,方荣已经习惯了寒暑假无休的日子。这天,她刚从留守儿童家中返回学校。“暑假作业要通过微信为学生们进行辅导,但不少孩子的爷爷奶奶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了解情况后,每年寒暑假,方荣都会自行驱车前往孩子们家中,亲自为他们辅导功课。
罗田县希望小学是全国第四所、湖北省第一所希望小学,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91年援建而成,这里也是方荣梦想开始的地方。
方荣曾是一名留守儿童,家境贫寒。“那时候我们姐弟三人上学,奶奶中风8年,一家人全靠父母在外打工维持生计。”方荣一度萌生辍学的念头:“班主任张老师时常找我谈心,还帮我垫付了学杂费。”方荣说,就在那个时候,善良的种子埋进了心底。
2009年,方荣回到母校看望当年的恩师张新桥,“当时张老师对我说了他心里的担忧,因为希望小学位置偏、条件差,一直没有年轻老师愿意来。”
“是希望工程改变了我的命运,帮我走出大山,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但每次回到母校,看到大山里还有那么多‘小小的我’,为什么不留下来,为那些‘小小的我’点燃梦想呢?”从此,方荣的青春和这所希望小学密不可分。
乡村教师的工作清苦,但对方荣来说,却是幸福快乐的。13年间,方荣教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10门课程,兼任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图书管理员、女生宿舍管理员等职务。
奋斗路上,方荣获得很多殊荣,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希望工程园丁奖、全国模范教师……这些荣誉更坚定了她前行的方向。
2018年,方荣被任命为罗田县希望小学校长,成为600多名师生的“大家长”,她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
把孩子们放在心尖上
“工作多年,最难忘的还是做班主任的那些年,几乎一刻不离的和孩子们在一起,开心极了。”方荣笑着说。
希望小学留守儿童占了60%,还是寄宿制学校,每天除了上课,她还要给学生打饭、查寝等,当起了留守儿童的全职“妈妈”。
方荣把孩子们放在心尖上,孩子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她的爱。
有一天早操时间,其他班的同学已经整齐地站在操场上,而时任班主任的方荣一眼望去,自己班的位置空无一人。方荣快步赶回教室,当她推门进去后,被眼前的教室惊呆了。孩子们大声喊道:“方老师,生日快乐!”原来学生们无意间看到了方荣的身份证,默默记下了她的生日。那一刻,方荣热泪盈眶,“这是我过得最难忘的一个生日。”
罗田县希望小学承担着大别山深处四个乡村教学点的送教工作。由于距离较远,山路崎岖,送教工作一直断断续续,刚到学校的方荣就主动承担起其中两个教学点的英语送教任务。
每周三、周四,方荣便骑着摩托车分别赶往两个教学点,十几年未曾间断。其中一个教学点是位于学校十多公里以外与安徽省交界的松子关村。松子关村教学点的学生只有30余人,乡村教师金守鹏已经在这里默默坚守了40余年。初次见到年轻的方荣,他着实惊讶,“方荣是第一位到我们村子来送教的英语老师,还这么年轻,真是没想到。”
2013年一个周三的冬日清晨,风雨交加,方荣犹豫片刻还是骑上摩托车前往送教点。
大山深处的冬天,寒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快到教学点的一个上坡路,因路面湿滑结冰,摩托车失控,方荣连人带车摔在路边的山沟里,脚踝被压在车下。“马上就到了,想着孩子们每次老远就站在校门口等着我,还是得去。”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她的期盼,让她忘了自己身上的疼痛,直到上完课,下午才去处理伤口。
后来,方荣怀孕了,她还是继续去送教点。方荣说,她太明白学校和老师对这些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此后,越来越多的家长知道了方荣,也知道把孩子送去这所学校准没错,希望小学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反哺学校13年,方荣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从班主任到副校长再到校长,她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虽然丈夫金春晖表示理解,但也曾多次提议方荣能调换一份离家更近更轻松的工作。
“说实话,有点责怪她。但我也知道,她认准的事,谁也拦不住。”就这样,方荣和丈夫成了周末夫妻。为了照顾女儿,方荣索性带女儿到自己所在的小学就读,而丈夫则带着小儿子在镇上生活。
因为不常见面,儿子见到方荣常要熟悉一段时间,甚至抱起来就要大哭。“难受、愧疚,也常不被理解,但没办法,学校的孩子也放不下。”方荣说。
更多希望之光闪耀在大别山深处
13年间,方荣见证着希望小学师生队伍逐渐壮大,20余名学子毕业后进入高校深造。在她的努力下,学校获得湖北希望工程项目支持,先后建成第一间快乐音乐教室、第一家希望厨房。她还联系华中师范大学等20多所高校2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学校开展艺术教育,联系社会爱心人士给1000多名贫困学生进行爱心帮扶。
13年匆匆过去。方荣昔日的同学、同事大多去了条件更好的乡镇中学,但方荣觉得,能让更多的山区孩子读书走出大山,是一份别样的快乐。方荣说:“有时候也会羡慕那些同学,但落子无悔,比起付出,我收获了更多。”
成为校长后,方荣有了更大的压力和焦虑,常要工作到深夜。“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方荣无奈地笑着说。
方荣的朋友圈里有很多教师招聘公告,乡村教师“招人难、留人难”成了方荣的一块心病。“每年快开学的时候都很焦虑。年轻老师留不住,每次新学期都会调走一批老师,还有很多代课老师会在假期提出辞职。”方荣说。
同一师范学校就读的“95后”毛苹早就听说过师姐方荣的故事,一直以她为榜样,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选择到罗田县希望小学任教。毛苹的到来让方荣打心眼里开心,但她也曾隐隐担忧:“毛苹来我们学校上课,生活上还是有很多不便。因为不会骑摩托车,上下班需要她的爸爸接送,我觉得她可能干不长。”
因为班里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有一天,毛苹给孩子们留了课后作业:给远方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当天晚上,班上一个女孩发来信息:毛老师,我把爸爸妈妈的样子忘了,能不能给我的爷爷写?毛苹当即红了眼圈。也正是这件小事,坚定了毛苹留下来的决心。
在方荣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选择扎根基层。如今,罗田县希望小学有20余名“90后”教师,方荣的学生晏棋也回到母校教书,师生俩并肩奋战,在当地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