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付裕)2022年度红山文化高峰论坛日前在内蒙古赤峰市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红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论坛主题为“比较视野下的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探索”,推动红山文化考古发掘、研究、保护、传播和申遗工作。此次论坛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办。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遗址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东北亚地区同期或稍晚阶段的史前文化曾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30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到赤峰、林西开展考古调查,发现多处红山文化遗存,揭开了赤峰地区史前考古的序幕。1954年,尹达先生根据梁思永先生的建议,正式提出红山文化的命名。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于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与大、小凌河流域,历时1500余年,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在距今5500~5000年的晚期阶段,红山文化发展进入鼎盛期,遗址分布密集,人口迅猛增加,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加剧,以建筑、玉雕、陶塑为代表的高等级技术能力集中出现;等级制度逐渐确立,聚落内部出现高等级社区,以玉为葬、以玉为礼的礼俗开始出现,突出强调玉器的重要地位,以玉为载体的礼制形态最终确立;同时,公共信仰和祭祀礼仪系统成熟,祖先崇拜、天地崇拜、龙图腾崇拜成为红山文化先民的共同信仰;以种植粟、黍为主导的成熟的旱作农业体系和发达的渔猎经济传统助推了社会的高度发展;科学和艺术成就超越以往,以天文学知识的科学积累和玉雕技术的空前发展最具代表性。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统计结果显示,赤峰境内现存红山文化时期遗址725处,是红山文化分布区内遗址最密集、最集中的地区,见证了红山文化孕育、形成、发展、兴盛和衰落的整个过程,是红山文化的核心分布区,也是中华龙的故乡和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圣地。赤峰市红山区魏家窝铺遗址是目前经科学发掘揭露面积最大的聚落遗址,共清理房址110余座,对于了解红山文化的内涵与年代具有重要作用;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发现并复原了一尊红山文化晚期的整身陶人,通高55厘米,头部戴冠,神态逼真,表情丰富,在全国同时期考古材料中十分罕见。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为超大规模中心性聚落,也是目前除朝阳牛河梁遗址外,发现红山文化玉器数量最多的遗址,奠定了赤峰地区在红山文化玉器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此次论坛主要讨论了红山文化系列考古发现与多学科综合研究;讨论了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比较研究,推进赤峰红山后、魏家窝铺、朝阳牛河梁遗址群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及相关事宜,以及推动红山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此次论坛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红山文化考古发掘、阐释、保护、传播及申遗工作,了解以红山文化为代表,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其意义和价值的更深层次的发掘与阐释,对于当今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