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意周刊

5000吨水“不翼而飞”?

——重庆市黔江区城南街道委员联络站“好商量”解决“用水难”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08日   第 06 版)

本报记者 凌云 通讯员 郑友向 谭冲

“建议落实管理主体、建立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将杨家山供水工程由‘三不管’变成‘大家管’的民心工程!”日前,一场“渝事好商量·黔江协商”活动在重庆市黔江区城南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站举行。来自各界别的政协委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群众代表齐聚一堂,协商解决城周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6月初,区政协副主席冉光荣率队调研时了解到,城南街道杨家山片区供水管理较为混乱,水损严重,今年以来总表吨位数7000多吨,而农户分表吨位数只有2000多吨,5000吨水“不翼而飞”,水费高达10元/吨。因水价太高,用户不愿交“冤枉”钱,导致拖欠自来水公司水费3万多元。

了解情况后,区政协决定把该问题作为“渝事好商量·黔江协商”的第一个议题,组织区政协农业农村委、界组委员、供电供水单位深入社区和用户调研,经过10多天深入细致地刨根究底,终于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为彻底解决杨家山片区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区政协组织开展“渝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

“水费价格偏高主要还是因为管理机制不完善,二三次供水用电成本高,选择季节性用水的居民多,用户实际用水量与总表吨位数相差较大。”协商会上,群众代表、一心社区党总支书记唐万明率先陈情。

“杨家山供水工程的初衷是解决城区较高海拔困难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今天大家坐下来,就是心平气和找症结、想办法、解难题,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参加协商的区政协主席姚登惠及时插话引导。

石琦等政协委员建议,相关部门要履行职责,明确资产产权和管理主体,完善运行管理机制,认真研究优惠减免政策,切实让利于民,把供水系统管理好、维护好,让城周群众饮上与城区同质同价的安全水。

区水利局、泰来公司、供电公司负责人对委员、群众的意见逐一进行回应,表示将落实专项资金对供水管道进行日常维护,减少水损,协调相关部门降低二三次供水用电成本,保障群众用上价格合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城南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也表态将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及时推进工程整改,尽快规范城周供水系统的管理,保障居民日常供水。

经过3个小时的充分协商,与会人员达成共识,并现场签订了协商意见书。根据相关政策,减免部分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调整供水电价,综合用水费用每吨降低3元左右。

“政协搭的这个平台,解决了我们438户2000余人用水问题。以后再遇到类似困难,我们还要请委员来帮忙!”走出委员联络站,居民代表黄世涛拉着姚登惠的手说。姚登惠回应:“请您放心,类似的协商活动我们还会经常开展,也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真正让‘渝事好商量’成为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2022-08-08 凌云 郑友向 谭冲 ——重庆市黔江区城南街道委员联络站“好商量”解决“用水难”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989.html 1 5000吨水“不翼而飞”? 28,98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