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术家园

信息文化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08日   第 09 版)

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新闻发布会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布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相关情况。艺术节将于9月1日在京开幕,9月15日在雄安新区闭幕。主体活动包括开幕式、闭幕式、艺术评奖、特邀剧目展演、美术作品展、演艺文创博览会等。

据介绍,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届艺术节将邀请文华奖参评作品58部(台)、其他优秀作品近30部(台)参加剧目展演;“人民为中心·文艺攀高峰——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以图片为主、文献为辅、实物为补,集中展示一批经典文艺作品;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览,将展出美术作品400件左右、书法篆刻作品300件左右、摄影作品300件左右。

(韵文)

中国作协两大文学计划启动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系列活动在湖南益阳举行。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第一阶段自2022年开始,共5年,由作家出版社具体承办。作品体裁须为原创长篇小说,内容主要展现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在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由中国作协牵头,主要对以长篇小说为主的优质选题提供支持,目标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创新文学发展理念,广泛搭建平台,整合文学创作生产传播转化各环节的中坚力量,依托全国重点文艺出版社、重点文学期刊等,推动文学精品的传播、转化,有力彰显新时代文学的价值。

(谢颖)

“运河之都 百里画廊——淮安文脉丹青传承展暨书法美术晋京展”开幕

7月25日,“运河之都 百里画廊——淮安文脉丹青传承展暨书法美术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160件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书画篆刻作品亮相,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淮安文化“名师带徒”行动的艺术成果。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此次展览通过书画艺术赞美家乡、讴歌时代,既展示了淮安人民在新时代把周恩来总理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的饱满热情,又体现了淮安艺术家们深入生活、关注社会、协同发展的精神风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展览由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展期持续至8月2日。

(田媛)

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

修复项目成果展开展

8月4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的“妙手传天禄 丹心鉴古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四展厅拉开帷幕。

展览展出善本、普通古籍、中外文现代图书、报纸、档案复制件等不同类型展品共计72种85册(件),共分“天禄零楮 册府重光”“精具利器 匠心良材”“妙手巧艺 古书回春”三个单元,讲述“天禄琳琅”藏书前编书的形成与损毁经历,展示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实施过程,介绍本次修复涉及古籍的不同破损类别。据了解,国家图书馆于2013年启动“天禄琳琅”珍贵古籍修复项目,历时8年,精心修复了馆藏损毁严重的300余册“天禄琳琅”藏书。

(张丽)

“影像·城市与记忆:

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城市电影”线上开讲

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第42期影视大讲堂“影像·城市与记忆: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城市电影”在线上开讲。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陈晓云,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孙萌、副研究员金燕担任主讲嘉宾,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学术视角对城市电影这一议题展开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孙承健表示,“影像、城市与记忆”的议题,无论是文化地理学视角、本体视角、文化研究视角、抑或是美学视角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电影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城市电影及其相关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因素。

(郭海瑾)

2022-08-08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9006.html 1 信息文化 29,00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