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鑑 杨义堂
一位年仅16岁的汉家少女被送到吐蕃和亲,她把中原的工匠、典籍、种子带到雪域高原,也用自己的美丽、爱心和坚守感动了西藏,她的故事也成为汉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历史佳话,她就是唐朝的文成公主。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
文成公主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情怀、美德和毅力,这要从她的家庭和故乡谈起。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任城王府喜添女婴,这个女婴就是后来的文成公主。任城唐代属于鲁郡,后周广顺二年(952年),任城县改属济州。元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府,更名济宁。附近有孔子的家乡曲阜和孟子的家乡邹县,所以也被称为孔孟之乡。
文成公主在任城长到15岁,其父亲李道宗爱读书,结交儒士。文成公主在父亲和儒生的交往中耳濡目染,从小学习儒家经典,从《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中吸取深厚的营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丽山水不仅孕育了一位美丽、端庄的好姑娘,深厚的儒学、佛教底蕴和人文影响也养育了文成公主贤惠、儒雅、忠君爱国的情操。
贞观十四年(640年)十月,吐蕃使者到达长安,朝见了唐太宗,向唐太宗述说松赞干布殷切请求结亲的愿望和诚意。唐太宗自己有20多个女儿,但后妃们谁都舍不得将自己亲生女儿送往路途遥远的吐蕃。负责外交事务的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十分着急,如果失信于吐蕃,将会燃起战火,致使涂炭生灵。突然,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一闪:如果把自己的女儿封作公主,嫁往吐蕃,一切问题不都解决了吗?可是自己心里又有所不忍,但是想到饱经战患的百姓,他狠了狠心向唐太宗表明想法。
贞观十四年的冬天,李道宗的女儿被封为文成公主,为与吐蕃和亲做好准备。当时,文成公主身边的人都为她担忧,文臣公主不仅没有担心,反倒泰然处之。
贞观十五年新年刚过,李道宗便陪同文成公主离开京城长安,他们取道青海,前往西藏。一路上为公主一行备置了大量的驿站,沿途受到了当地官员的热情迎送。他们到达了鄯城(西宁),那里有一条倒淌河,这条河河水自东向西注入青海湖。传说文成公主从这条河起就要进入草原,开始下车换马。她感到离家一天比一天远了,不禁伤心地哭起来。这一哭不要紧,竟发生了“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的现象,倒淌河由此而得名。这个传说显然是虚构的,但反映了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深厚感情。
为了早日见到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率大军亲自相迎。见了道宗,恭敬地行了子婿大礼,表示回国后一定要善待公主。所以《旧唐书》记载为:“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松赞干布)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
等到公主入藏,松赞干布果然封文成公主为王后,按照唐朝的样式特意为公主建造了一座气势宏伟的宫殿,以夸示后代。西藏文史籍《贤者喜宴》中说,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坐落于拉萨的布达拉宫,就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去世了。按唐朝礼制规定,文成公主可以回大唐,但25岁的文成公主识大体顾大局,为了汉藏友好的千秋大业,主动选择留在这里。公元676年,松赞干布孙子芒松芒赞赞普去世,文成公主派人向唐高宗告丧,唐高宗特派专使看望文成公主,恭请她回长安颐养天年,此时的文成公主觉得自己已经和吐蕃融为一体,再次拒绝回去。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去世,享年55岁。吐蕃为她举行了空前盛大的葬礼,唐高宗也专门派遣使者吊祭。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记述了文成公主的历史功绩: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680年逝世),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随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公主带的水磨,深受劳动人民欢迎,公主和她的侍女,还把纺织、刺绣技术传授给吐蕃妇女。
济宁城南的太白湖中间有一块占地约370亩的湖心岛屿,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取名公主岛。2006年,任城区在公主岛建造高约36米的文成公主像一座。
回顾李道宗和文成公主这段历史,让我们更感受到汉藏友谊源远流长,感受到汉藏人民团结的力量,感受到汉藏人民牢不可破的深情厚谊,感受到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国家统一,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