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谨
■精彩阅读:
贾文龙说他的人生始终是被动型的,几十年来好像从来都不是他在追求成功,而是成功在追着他。
贾文龙今年将近60岁,他的人生基本分为两段,前一半在河南濮阳,后一半才是三团。
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名闻遐迩,当年以一出《朝阳沟》轰动全国,60多年来,《朝阳沟》依然是豫剧界最具号召力的标志性剧目。贾文龙就是三团的团长,但他最为人知的身份,是三团挑梁的主演。他的《村官李天成》《焦裕禄》《重渡沟》三部曲都获得业界高度认可,连获舞台艺术领域权威性的“文华奖”,而且得到各地豫剧迷们的喜爱。
数十年来,通过这些剧目,贾文龙早就在豫剧传播区域家喻户晓,他也获得了无数荣誉。在河南很多老百姓跳广场舞的地方,经常能听到《村官李天成》里那首著名的“吃亏歌”。现在三团下乡演出,除了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朝阳沟》,这三部曲也一直都是演出市场上极受欢迎的剧目。
听起来有点凡尔赛,贾文龙说他的人生始终是被动型的,几十年来好像从来都不是他在追求成功,而是成功在追着他,被一个又一个机会推着往前走,自己很少去主动谋划和追逐什么,偶尔有点这样的冲动多半也并不成功。但真正可贵的是,那些差不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机会,都转化成他的艺术成就,而他的天赋与努力,配得上天上掉下来的这些机会,因此成功就显得自然天成。
贾文龙今年将近60岁,他的人生基本分为两段,前一半在河南濮阳,后一半才是三团。他从1974年就已经走上豫剧的道路,不到10岁就被送进家乡的林县豫剧团。最初在剧团里他一点都不显山露水,他是用心的、乖巧的,练功也很刻苦勤奋,但毕竟还算不上有什么专长,看戏的时间反倒比演戏的时间多。恰好1984年安阳地区艺校招生,他就在有10年艺龄的年纪考进了戏校,此时的贾文龙才算真正上了路。戏曲学校的学生,必须从身体尚未定型时开始练功,但最令他们困扰的是男生的变声期。不少进戏校之初有出色表现的好苗子,因为在变声期保养不好,坏了嗓子,在尚未走红之前就断送了演艺生涯。但这不会是贾文龙的担忧,巧合的是在林县他本来就没有多少戏可唱,所以平稳地度过了这个对男演员而言十分敏感的阶段。进校后他的嗓音天赋很快就被发现,在全省各戏校的演出比赛中他糊里糊涂地获得了第一名,于是在他对外面的世界还全然无知时,就成为各剧团争相抢夺的红人。此时刚好新设的濮阳市正要成立自己的豫剧团,就抓住了戏校这班刚毕业的学生,贾文龙自然留下,这就开始了他在濮阳市豫剧团唱主角的日子。
贾文龙在濮阳豫剧团的起手式很顺,剧团刚刚成立,就排了讲晁错故事的新编古装戏《斩御史》,在次年举办的河南省第一届戏剧大赛中,虽然只获“铜牌”,那也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好多名团名演员的风头都被他们这帮刚刚从戏校毕业的青年演员盖过了。又过几年,贾文龙主演的现代戏《能人百不成》代表河南参加了全国戏曲交流汇演(北方片)演出获一等奖,并应邀晋京演出,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他个人也由此获得第四届文华表演奖,影响逐渐走出河南。但这并不是他的日常,在濮阳的大部分日子里,贾文龙都领着他的剧团在农村演出各类农民们喜爱的传统戏,他既唱须生,也唱文武小生,特别是以武戏为多,深受欢迎,也有了越来越深厚的艺术积淀。当时的贾文龙大概以为这就是他的人生了,想不到《村官李天成》给他带来重要的转折。
《村官李天成》是濮阳豫剧团创作的一部英模戏,近几十年来各地剧团类似的剧目比比皆是,但是贾文龙他们创作的《村官李天成》却演出了新意,剧中那首后来流传很广的 “吃亏歌”就是其代表。“当干部就不能怕吃亏”,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又与民间伦理道德完美衔接,受到观众欢迎。2001年,省里决定重点加工这出戏并且改由省豫剧三团排练演出,但主演仍由贾文龙担任,次年他因主演《村官李天成》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并名列榜首。随着《村官李天成》的影响日益扩大,2004年,原本只是为这出戏暂时借调来的贾文龙正式调入三团,并且很快就成为三团的当家人。
河南豫剧院三团在中国当代戏曲界有特殊地位,不仅因其在现代戏创作领域有骄人的成就,还因其在表演上追求生活化的鲜明风格而独树一帜。在三团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上,还没有从外团尤其是基层剧团调入担任主演的先例,更不用说担任团长。贾文龙演传统古装戏的习惯与功底,其实与三团的风格并不吻合,而以他被动的个性,绝不可能有让三团向他靠拢的念头,剩下的唯一的道路就是如何融入三团,但这并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
贾文龙被动地进入这个新的环境,看起来风光无限,内心却充满了无奈。在此之后,贾文龙又陆续担纲主演豫剧《焦裕禄》和《重渡沟》,两度为三团夺得“文华奖”,踏入人生的高光时刻,而他和三团的磨合,也渐入佳境。最近,58岁的贾文龙又一次主演新剧目《大河安澜》,并且再一次入选中国艺术节。
从《村官李天成》到《焦裕禄》和《重渡沟》,贾文龙分别饰演了三位基层干部、一位是村支书、一位是县长,一位是乡镇干部。他一方面努力顺应三团的风格,让这些重要剧目看起来就像是三团的戏,但是始终不肯完全放弃自己,在有限的空间里,要让多年演出武戏练就的戏曲基本功有施展的地方。他不仅有一条唱不坏的铁嗓子,一张口就直奔不可思议的音区,比世界“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还要高;他在《村官李天成》里主人公的拉车上坡、《焦裕禄》里的治沙抗洪和《重渡沟》里风雪交加时的乌龙绞柱,都是巧妙运用戏曲特有的功法表现人物的经典场次,为这些现代戏增添了许多光彩。他也深知三团现在的演员和当年创作《朝阳沟》《李双双》的时代已经很不一样了,当年的演员多数是文工团出身,而今天新一代演员都经历了戏曲学校的严格训练,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一点不缺。在他的引领下,三团的风格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尽管他对三团生活化的表演风格传统从未正式提出挑战,但是他努力让戏曲化表演手段切入现代戏新作并获得成功,这样的改变,让新一代演员扎实的功夫更有用武之地,所以就更有可能让三团再续辉煌。
现在的贾文龙正在谋划退休后的生活,还想再演演传统古装戏。贾文龙也是个有喜剧细胞的优秀表演艺术家,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在舞台上看到他再演陆文龙,以及那些更具喜剧色彩的角色,一改人们对他擅长演出现代戏的印象,此时的贾文龙,是不是会有再一次蝶变?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讲座教授)